第257页

他是方才那个会用音律攻击的武士,他的剑法不错,身法也相当不错。他换上了一柄普通的镔铁剑,脱掉了肥大的袍子,换上了一身短打,他方才头上的官帽已不知去向,如今是戴了一顶大大的斗笠,斗笠周围一圈黑纱,将此人衬托的神秘了几分。

不过,在武松的眼中,这种带着黑纱的大斗笠应当是娘们戴的才对。如今眼前这么一个穿着紧身衣的大老爷们戴上,真是令人看着就难受。

不能发出音律攻击,这人也就是个身法不错的轻功好手罢了。武松嗤笑一声,并未怎么在意眼前的斗笠男,只是挥砍出了一记“玉衡廉贞斩”,想要逼退此人,继而去追赶逃跑者。

斗笠男尹瓘叹息一声,轻轻挥出长剑,轻飘飘的迎接住了弑神刀的冲击。而此时的武松,却是禁不住的“咦?”了一声。

难怪武松会惊讶,因为刚才的刀剑相击,他竟是感觉到一种石沉大海般的虚无!气力、刀意、绵绵不绝的刀势,忽然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甚至于最基本地出刀收刀之间的连贯性都被打破,在刀势力竭的一霎,武松的胸前都露出了一大片空当!你叫武松怎能不惊呼出口!

尹瓘只是静静的站立在道路中间,根本没有反击武松破绽的意思。他的面目在黑纱后变得模糊不清,这样飘忽不定的气氛,甚至会给人带来一丝空间错乱的感觉。

没办法,尹瓘不是不想去追击武松的平破绽,他之所以只是静静的站在原地,是因为他所学习的武功就是这样的。

尹瓘有着极佳的武学天赋,可是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能力投入到名师门下学习。在人们的眼中,尹瓘自学成才,凭借着东拼西凑而来的武功也成为了高丽国数得着的好手,但是尹瓘自己明白,由于没有名师的指点,他现下自己能琢磨出来的招式也就二十招而已。也就是说,如果二十招不能取胜,那么他就只好再从头耍一遍。这样的武功,相混出头来是不够的。

高丽国就这么大,有名的武学老师就那么几个。高丽国人素来对外柔弱、对内残暴,尤其是这些有名气的老师,在外人眼中个个都是慈眉善目的老人家,可是到了教徒弟的时候,往往能用酷刑整死人。对于这种变态师傅,尹瓘没有兴趣去请教,也没有胆量去请教。于是,他去了民风淳朴的大宋。

去大宋拜师学艺,实际上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像是乡社与一般的门派,只是传授一些平常的武功,更多传授的是战场用的刀马战法,毕竟大宋人的幽云十六州还在别人的手中,所以大宋学武的汉子们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够踏上战场的。而高丽国是个平静的国家,并没有外敌的威胁,因而,尹瓘只是想学习高超精妙的武术,而不是战法。

在大宋想要学习高超的武术,只有找那些名声大的吓人的传奇人物学习。不过大宋人不像高丽人那样爱慕虚荣,有本事的大宋人多半都过着隐居生活。所以,想要寻找一个传奇般的高手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在大宋寻觅了两年,尹瓘终于碰到了一位武功高绝的人物——金剑先生李助。李助先生乃是关中第一好手,他的剑术的精要就是一个“抱元守一”。

单单听了抱元守一这四个字就知道了,李助的剑法,乃是防御用的。虽然这并不是尹瓘想要的剑法,但这是尹瓘唯一能找到的高超剑法。李助是关中有名的老好人,他见尹瓘是个不辞万里来学习的外国小青年,也有心栽培他一二,好落个桃李满天下的美誉。因而两年的时间,尹瓘便学会了这套精妙的剑法。

世人皆道“抱元守一”的精要乃是提高注意力的意思,殊不知,在庄子最早的记载中,“一”乃是神智、心神的意思,“元”,则是大千世界的意思。抱元守一,分明是个摒弃客观、主观至上的法门。而放在李助的剑法中,则有了“千般万般,唯我不灭”的意味,通俗点说,这个剑法乃是能够化解所有攻击,却无法反击的剑法。

学会这个剑法又回到高丽国的尹瓘,轻轻松松赢取了所有的挑战,获得了高丽国第一豪侠的称号。因为在高丽国没有人能够破掉尹瓘的剑法,而尹瓘不还手的作为,则是一种很装比的范儿。所有前来挑战的人,只能俯首认输。

正是因为修炼了这种武功,所以尹瓘只能又另辟蹊径,出重金从大宋一处古墓中寻来了一柄青虹剑与一本《竹律剑法》,有了这套武功,他才总是有了可以攻击的招数。只是不曾想到,武松斩断这柄青虹剑,仅仅是用了几个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