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刘岱一死,兖州便成了无主之地。兖州众官商议好久,决定请曹操入主兖州。结果,曹操在数月之内,不费一兵一卒,便成了一州之主。说起来,曹操比袁绍幸运多了!

有幸运,自然有不幸,有聪明人,自然有傻瓜。不可否认,袁术比袁绍的确傻了点。袁术回到南阳,很轻松就把豫州纳入掌中。等他整顿好豫州,却听闻袁绍得到了冀州。于是乎,袁术便向袁绍索要战马千匹。

千匹战马虽然挺值钱,但对于袁绍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可给与不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面子问题。如果袁术好言相求,袁绍看在自家兄弟的面上,别说千匹,就是万匹,他也舍得,可袁术偏偏用了命令的口吻。袁绍又不是袁术的下属,怎么可能给?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就这样闹翻了!

与袁绍闹翻就算了,毕竟豫州与冀州之间还隔着青州。可袁术又派人去向刘表索要粮草二十万石。刘表的粮草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怎么会莫名其妙的送给袁术。可袁术不管,刘表不给,他便心怀怨愤。于是,袁术暗中联系孙坚,想让孙坚做攻打刘表的先锋。

孙坚没有私藏传国玉玺,更没有与刘表交恶,他怎么可能听别人挑唆两句,便出兵攻打刘表呢?被孙坚拒绝的袁术怒气难平,便想出兵收拾孙坚。在袁术看来,他奈何不了袁绍,收拾不了刘表,难道连孙坚都不如么?

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州乱司徒得将

袁术是很典型的纨绔子弟,他对孙坚不满,便立刻对孙坚发动了攻击。可惜,袁术用尽全力,也只是勉强与孙坚打了一个平手,这还是孙坚放水的结果。至于孙坚为什么要放水,却是因为黄祖。

也不知道是不是黄祖与孙坚有宿世冤仇,原本没有交集的二人,竟然离奇的发生了矛盾。其实也不能算是矛盾,只能说是小摩擦,比走路无意蹭了一下,还小的摩擦!

照理说,以孙坚和黄祖的气度,一点小事,他们根本不会计较。可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天两人偏偏都心情不好,从小摩擦而引发口角,又从口角变成斗殴。最后,双方竟然调集部队,在江夏附近干了一架。

黄祖自然不是孙坚的对手,而孙坚又不想把事情闹大,于是孙坚稍稍教训了一下黄祖,便撤兵了。黄祖丢了颜面,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便向荆州牧刘表请求支援,发誓要灭掉孙坚。

刘表与黄祖自幼便是好友,而且刘表能在荆州立足,也多亏了黄祖。别看刘表号称孤身一人进入荆州,以一身才学博得荆州四大家族的助力,从而平定荆州。其中若没有黄祖穿针引线,刘表就凭一身儒学,岂能折服陌生的四大家族?难道荆襄四大家族都是白痴,随便来一个有名望、有身份的汉室宗亲,就能震住他们?当然不可能!

黄祖乃是荆襄四大家族中黄家的人,黄家与庞家向来交好,而蒯家和蔡家既交好又相斗。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其实很简单。也就是说,没有外人威胁的时候,蒯家和蔡家会争权夺利,有外人的时候,他们会一致对外。当然,他们一致对外也视乎外人的实力,外人太强大,他们会同时妥协,并联手制衡外人。

刘表被朝廷任命为荆州牧,第一个就通知了黄祖。黄祖在刘表没来之前,早已经与庞家、蔡家、蒯家打好招呼,并签订了一系列的利益分配。刘表来荆州,其实就是接管而已。只不过,黄祖作为刘表的朋友,加上刘表又有八骏的名声,他自然不能让刘表难看。于是,黄祖就和其他几家家主联合起来,说了一个慌,将刘表编得英明神武。

对于黄祖这个朋友,刘表不仅仅是信任,甚至还有感激。当黄祖请求调兵教训孙坚的时候,刘表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至于统兵的蔡瑁等人,黄祖自然能说服。荆襄四大家族,看上去联系不大,甚至还互有争斗,其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荆州居然出兵了,孙坚心中非常不爽!他之所以被袁术攻击,就因为他没听袁术的话,攻击荆州。如今刘表居然不分青红皂白,与袁术一起夹攻他。孙坚立刻向袁术修好,并愿意做攻击荆州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