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近了,林子馨就着檐下两盏宫灯淡淡的红光,见刘枫眉舒意展,脸上一片喜色,疑道:“怎么啦这是?一对美人儿入房都没这么开心,捡到宝了你?”
“可不是吗?捡到活宝一只!”刘枫掏出那张信纸扬了扬,夸张笑道:“天降活宝,寡人无忧矣!”
※※※
次日,楚国发出一份震惊天下的明诏,措辞之激烈,态度之强硬,内容之狠辣,令天下人为之咋舌。
“盖闻敌有内外之分,仇有深浅之别,或征或灭,或先或后,莫可不辨。今华孽孤子思耻明过,痛陈衷曲,独任其咎,可知其天良尚存,忠孝未泯也,所赠狄酋之女亦负荆之礼尔。”
“孤继先王之伟业,行逐寇之壮举,戈不滥挥,矢无虚发,焉能避重而就轻,行此弃大盗而就小贼之举?故明示天下,暂舍内贼,容其数载之苟延,倾孤之所有以迎外敌可也!”
“常言道:祸不及家。然亦不然!君不见,北国之地十室九空,南江之水垒尸断流,此非‘祸及家’耶?所谓罪大弥天者盖如是也!孤曾闻言,夷狄之国有例,获敌子女既为奴隶,近乡者入其俗,孤即以此例循之,亦为千古之美谈。”
楚国应对之悍然,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海天也好,赵濂也罢,都感不可思议,在他们眼中,楚王刘枫绝不是个狂妄自大的昏主,怎么就出此昏招呢?主动挑衅大狄,不想活了还是怎么的?
疑惑归疑惑,乱世群雄都是行动派。
明诏当日,各路义军立即动员,尤其是无颜军,一反常态,不顾暴露位置,径直往永胜军占领区疯狂突进,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刘彤要放弃幽州的一切,全军回援楚国。
与此同时,与大狄并不接壤的忠勇军再次紧急召集青壮族人十万,急急忙忙往龙骧军团章中奇主力靠拢,一边又急派使者飞奔广信城问询作战方略,得到的答案却是简简单单八个字——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静观其变,整整一个半月,万众苦等的“变”却始终没有来。大狄受此奇耻大辱,竟然没有任何过激反应,仅仅只是临时召集了一场大朝会罢了。
朝会之后,七兽军大督帅都在最短时间内收到了廷寄密旨,正文也只有八个字——约束部众,切勿妄动。附件却是一封信,据说是羁留楚国的长公主殿下的亲笔信。看过此信,七位大督帅都表示坚决拥护皇帝陛下,不折不扣执行命令。又一次令天下人摸不着头脑。难道堂堂大狄会畏惧一个小小的楚国?
不久之后,信的内容刊登在邸报上,明发大狄各级军政官员,之后又渐渐流入民间,传到了各路义军耳中,这才知道大狄隐忍不发的缘由。
这位境遇凄惨的大狄长公主在信中写道:“天家骨肉身陷贼手,原当自尽以免受辱,今屈心含垢,苟且求活,盖知此非伐贼之机也,实恐父皇怒而发兵,以至天军受厄,社稷动摇,也使父皇英名受损,绮兰罪莫大焉……”
她慷慨陈词,谔谔而言,将此时伐贼之弊端一一痛陈,最后说道:“若闻父皇兵发,女儿亦无颜再活于世,乞父皇怜儿之忠孝,纳儿之死谏,严修兵甲,宽蓄民生,隐鳞戢羽,养晦待时,数载之间天机必至,大军到日,女儿亦可复承欢于膝下……”
这番话,正是海天的心里话,可他却不能说,又或者说,决不能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如今,知心解意的大侄子刘枫,借着绮兰的嘴巴替他说了出来,给他送上了老大一个台阶。于是,大狄兴统皇帝陛下轻移玉趾,稳稳当当地踩了上去,一场腥风血雨就此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