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帐内诸将异口同声喊了出来,话一出口又彼此瞪眼,尽是满心骇然。——这个李天磊,他的胆子也太大了!

是的,化整为零!

宜城会战结束后,李天磊整编了人马。原本是十八万,加上之前诱敌的损失,算下来共折损兵马五万余,可又有杨胜飞的忠武营赶来支援,多了这三万多投枪骑兵,总数还是十六万。

经过简单的休整,李天磊率领全军开拔向北,作势要回襄阳,可在路过平春县时,他突然下达了一条命令。

——全军以“哨”为单位,分成360个五百人分队,不管你从哪里走,不管怎么走,水路陆路往南往北,统统可以他统统不管,整个行程全由哨长决定,要求只有一个:五月十日之前,赶到乐安境内!

同时宣布两条基本原则:沿途不攻城只赶路、遇敌不准打只准逃!

部队一旦进入乐安即可就近合流,五月十二日太阳升起的时候,所有人要在乐安城下取齐,过期不到者,军法从事!

可以想象,三百多支完全独立的马匪,在华南平原上四散纵横疯奔乱窜,穿林子的、抄小路的、兜圈子的、堂而皇之走官道的……那是何等的热闹?

哨长们都有自己的选择。他们有的昼伏夜行,有的晓行夜宿,更有的日夜兼程……胆子大的一路耀武扬威,心思细的下令乔装过境,耐心好的让别人先走他跟在后头,更有人有样学样一分再分,成了五个百人商队……

没有人可以小看年轻人的想象力,这八百里,走得真叫千姿百态无奇不有!

当然,成效也显著。如此乱糟糟稀拉拉的一锅黏糊粥,只把豫州诸县的守军弄得晕头转向,偏又不胜其烦。每天十二个时辰,不分早晚都有乱军出没,一队队一路路,你来我往不间断地从城下溜达过去,要打追不上,不打又看着闹心,更怕出城剿匪反被调虎离山,若是丢了城池那乐子可就闹大发了!

不得不提的是,“五百”这个数字,是精心考量才有的最佳分队配比。

——随着豫州军和铁浮屠折戟荆州,留守部队本就少得可怜,诸县根据大小位置守军只有二到五千不等,且多为舞阳战役中的伤残兵士,又或者挑剩下的乌合弱旅。

在这种情况下,“五百骑兵”这个概念可以用三个词形容——“战之难胜,胜之难追,追之难及”。

总之一句话:黄胖舂年糕,吃力不讨好!

于是,沿途所过四十八个县,无一不是固守观望,同时飞报朝廷乱兵为患境内不宁。竟是谁也没认出来,这一股股零散的马匪队伍,就是刚刚打败了铁浮屠的楚军骑兵部队!——毕竟,每一队都是一模一样的五百骑,站在城头远望根本无法分辨,“这五百骑”是不是曾经见过的“那五百骑”?谁又会想到竟会有360个五百骑?更多的人相信,这是来来回回兜圈子的同一支部队,他们的总兵力——就是五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