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你临阵撤退的本领,老夫确实很放心,上次被一千叛贼追着砍,居然没什么伤亡,也算难得了。”樊子盖毫不客气的讥讽了一句,又喝道:“记住三件事,一是要倾尽全力协助卫文升阻拦杨逆叛贼,不到最后关头不许轻言放弃!二,撤到了弘农后,你要和陈应良紧密团结,携手作战,别和他计较什么官职身份,你想升官发财活命立功,就只能指望他!第三,除了带着我们东都军队撤往弘农外,还有我们大兴的友军,你也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逃往弘农!”
“留守大人放心,你是知道的,末将和陈兄弟一向合作愉快,还一直都是亲如手足。”刘大将军赶紧点头,“还有大兴的友军,末将也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撤退。”
“这样就好,关于这两点,老夫对你还算有些信任期待。”樊子盖难得夸奖了刘长恭一句,又道:“对了,还有一点,你务必要保证卫文升的安全,如果他真的不幸再次兵败,你一定要保护着他撤往弘农,绝不能让他落到杨逆叛贼手里!那个老东西虽然对老夫无情,老夫却不能对他不义!”
刘长恭赶紧再次拱手答应,裴弘策也拱手问道:“樊留守,是否将陈应良宣上殿来,当面向他安排差使?”
“不必了,这个差使怎么安排,怎么完成,他比老夫更清楚。”樊子盖摇头,哼道:“既想继续立功,又不敢去卫文升老顽固麾下白白送死,别以为老夫猜不出来,让报国军绕过卫文升直去增援蔡王殿下,其实就是那个小滑头的馊主意!”
裴弘策尴尬笑了,樊子盖却又喝道:“你去给陈应良传令,叫他做好准备,明天清晨和刘长恭一起出兵,老夫届时亲自去给他送行!再顺便告诉他,老夫一再容忍他的胡闹犯上,这次也该收取回报了!这次出征,老夫对他有三个要求,第一是确保卫文升的安全,第二是确保弘农宫和蔡王殿下的安全,第三是绝不能让杨逆叛贼踏进潼关一步!”
一口气说完,樊子盖又恶狠狠的补充道:“老这三个要求,他必须全部完成,少一个,他之前的功劳,全部一笔勾销!”
“这……。”裴弘策有些傻眼,事前说什么都没想到樊子盖的要求有这么苛刻严厉。
“无需多言,就这么定了,老夫可以给他继续立功的机会,但他也绝对不能让老夫失望!”
裴弘策哭丧着脸把樊子盖的三个要求转诉给陈应良后,陈应良瞠目结舌之余,忍不住抽了自己一个耳光,也是哭丧着脸哀叹道:“这就是贪心不足的下场啊,早知道樊老顽固这么苛刻,我就不应该去管卫玄和关中的死活!”
第五十一章 西进增援
朝阳,轻风,白袍,精忠报国的大旗在朝阳下迎风飘展,跟随着这面军旗,已经只剩下七百余人的报国军将士重新装备上了代步战马,整齐高唱着《精忠报国》的军歌,再次踏上了征程,西进增援崤函道的征程。
越王杨侗亲自率领东都文武百官到徽安门为出征军队送行,在樊子盖和皇甫无逸等人的暗中指点下,年仅九岁的杨侗用老成口气很是夸奖了一通报国军的累累功勋,要求报国军再接再厉,继续精忠报国,杀贼建功,协助蔡王杨智积守住弘农,不使叛军侵犯隋炀帝的弘农行宫。同时杨侗自然少不得也鼓励了刘长恭率领的隋军主力队伍几句,要求刘长恭的队伍务必协助大兴军队守住崤函道,不给杨逆叛军西进威胁关中的机会。
杨侗只是负责说场面话,东都洛阳真正的掌权者樊子盖私下里自然对陈应良另有交代,临别时,樊子盖握着陈应良的手叮嘱道:“记住两件事,第一,如果卫文升挡不住杨逆叛贼,你一定要想尽办法,倾尽全力把杨逆叛贼挡在潼关以西,为我们的援军争取时间。第二,你自己要保重,等剿灭了杨逆叛贼,老夫要亲自带着你到皇上面前,为你请功,所以你一定要给老夫活着回来!”
“这是我给蔡王殿下的亲笔信。”皇甫无逸也把一道书信递给了陈应良,低声说道:“我在书信把你的战绩与才具对蔡王殿下做了详细介绍,蔡王殿下是一位识大体、有担当的殿下,他看了我的书信,必然会尽可能倾听和采纳你的军略战术,可以帮你迅速取得蔡王殿下的信任和重用。但你必须还要记住一点,别和蔡王殿下走得太近!你是聪明人,和皇亲国戚过于亲近是什么下场,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多保重,活着回来。”
听了樊子盖和皇甫无逸这番发自肺腑的关切言语和好意提醒,陈应良再是怎么的心肠歹毒也难免有些感动,双膝跪下,向白发苍苍的樊子盖与病恹恹的皇甫无逸郑重行了一个大礼,低声说道:“樊留守,皇甫将军,你们也保重,虽然杨逆叛贼已经不太可能再攻打洛阳了,但也不排除他会突然发起偷袭,在确认杨逆叛贼的主力移师之前,还请你们谨慎为上,千万不要给杨逆叛贼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