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576 字 2022-10-20

但最让两人头疼的却是这案子该办到什么程度,是追跟到底,还是重拿轻放,至于首犯李严禄就不用想了,削职为民是轻的,脑袋保不保得住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不过孙仲举揣摩景王的意思,这李严禄八成儿是要抄家的了。

在这个时候,李玄瑾也不好过,哪里还愿意见李严蓄,只是派了人去传话儿,为了避嫌起见,让他回去,兵部事务繁冗,还得他这样的老臣子看着才行,旁的事情就不用多管了,说的很是温婉客气,直到李严蓄出了景王府,也没琢磨明白景王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这些事情如果没有李玄瑾发话,赵石自然没有半点参与的余地,经过八天的较量,赵石终是冲入了混战三甲之列,名列第三,这里面也有幸运的因素在里面,但经过赵石训练的这些军士在其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像杜山虎便也在最后的七人当中,只是成绩稍差罢了。

朝廷动荡,对于这些举子也不是没有影响,想羽林左卫出来的一个小校便在对决中直接被送进了大牢,而更多的影响则是羽林左卫副都指挥使的职位变得好像没那么吸引人了,谁都明白,若真个当上了这个指挥使,接收的一定是个烂摊子,迎难而上的毕竟是少数,便是品级再高,若是军官都没了,怎么约束下属?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方面的事情,反正大家勇于争胜的劲头突然减弱了很多。

这些事情便不一一列举了,之后过上两日便是皇上寿筵,赵石和张峰聚两人得要在御前演武的,剩下的这两天便是两个人接受礼部官员告知一些朝堂礼仪的时候了,张峰聚担心着自己在君前失仪,学的分外认真,就差拿个本子将那礼部官员说的话都记下来了。

而赵石却要比他成熟稳重的多,想的也就全面一些,一个武官在军前便是有些失礼的地方,非但不会引人不快,估计更能表现出武将的爽直,所以听的也便不怎专注,想的却是那个什么东宫侍卫统领秦克简会不会出现在寿筵之上,景王怎么那么有信心对方会出来争这个副都指挥使的职位?

不过关于秦克简此人的消息却有不少,这人是京兆人士,京兆秦家以前也算是有名的将门世家,但昭武年间一场大战下来,秦家嫡长子随任得敬投了西夏,阵前投敌这个罪名可不轻,之所以没有被抄家灭族,还是因为秦克简的祖父尚的是公主,就算如此,秦家几辈人创下的名声也算是全毁了,再加上父祖全被罢官免职,秦家已现衰颓之势。

所幸秦克简的祖母还跟太子的母亲,也就是当年的皇后娘娘有些交情,说项之下,他便也自小跟在了太子身边。

家族巨变,父祖都是抑郁而终,这对于秦克简来说打击却是不小,所以此人自小性子便有些偏激,说是睚眦必报更恰当些,加之自小便苦练武功,宴饮之间和人较技决斗,下手从不留情,这样的邀武比斗往往是上位者争面子的事情,输了也最多几句话就过去了,但此人出手狠辣,往往致人死命,很招人恨的一个人,不过此人对太子到是忠心耿耿,很得当今太子殿下赏识。

这人惯用的兵器就是横刀了,这也是大多数大秦武士常用的武器,没什么特别的,据说刀法很是凌厉狠辣,臂力沉雄,身手敏捷,很像是传说中的刀客,这样的一个人若是放在战场上到也不难对付,但一对一的单打独斗……赵石自己也没有多少把握,想到这里,赵石心里也是暗自叹息了一声,那位景王殿下真是给自己找了个好差事啊。

想到这些,这个曾经在死亡线上挣扎了二十多年的少年更是神游天外,在他眼里,眼前这个嘴部不停张动,还不停示范一些动作的家伙和小丑也差不了多少了,与其在这里听人废话,他更愿意去亲自观察一下几天后的对手,如果能看见这人跟人交手才是最好的。

奈何这个时代没有影像,所有的消息都是听别人说的,真真假假的让人难以判断,就连这人的身形相貌都不知道,这可真是个糊涂仗,赵石暗自念叨了一句出来。

那个礼部小官儿无可奈何的看了赵石一眼,这人从开始时便是似听非听的,他在礼部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人,两天后就能面见君上,御前答对,这是多大的荣耀?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希望见上圣上一眼的,可这个没心没肺的,竟然没露出一丁半点的期望之色,更是不见紧张,和他比起来,眼前这个有样学样的就正常多了,难道是一想到要面前皇上给吓傻了?

这个小官是暗自腹诽不止,但人家是景王府出来的,景王现下和凶神附体一般,到处找人麻烦,找到了谁的身上,就是祸事一场,和灾神似的,就连这景王府出来的护卫都头也沾了邪性,这样的人躲还来不及,哪里还敢上前招惹,再说了,君前失仪也是他自己的事儿不是?想到这些,这人也不再搭理赵石,爱听不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