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那边却是堂而皇之的邀人来了,可见是有着足够的理由的,不然相信那位也不会打破这几年形成的不可明言的默契的。
沉吟了一下,便即微微点头,先是招人进来,随口吩咐安排了一下,让芍药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这位大人想了想,估摸是觉着去人家府中不好空手,但仓促之间,哪里去寻合意的礼物?便命人备了一箱子承恩湖放养的肥大鲤鱼,让护卫在后面赶着马车驮着,便一路姗姗的出了国武监,行事痛快到是痛快,但总让人觉着有那么几分好笑……
路上赵石随口问起,“不是听说殿下出游去了吗?怎么现在就回转了来,莫非是路上碰到了什么事,与我有关?这才请我过府……”
芍药心里一跳,见微知著,这位大人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实非幸至,只随口猜了猜,可不就八九不离十了。
骑在小马上的身子扭动了一下,望着眼前的湖光山色,眼珠儿转悠不停,最终说了句实在话出来,“奴婢不知……大人到了府上,殿下自会告于大人知晓,大人就不要难为奴婢了……”
赵石不说话了,心里却已经有了底,这事估计大也大不到哪儿去,但要说小,却也不会太小,不过肯定又是一桩麻烦来的……
一路无话,绕了承恩湖半圈儿,眼瞅着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这才到了长公主府门前,虽然比邻而居,却多年不曾见面,但对于这所府邸,赵石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由于建造时很是有些仓促,所以占地并不算太大。
不过府中一应规制,却是破例比照诸王府邸来的,而香侯府在其中也出了大力,建造时很是用了些心思,所以这里虽是奢华不足,地方也并不阔大,但雅致精巧之处,却是有余的很,尤其是侧身于承恩湖畔,青砖绿瓦。
加之靖佳公主素爱桃花,所以公主府四周,遍植桃树,如今暮春已近,桃树含苞待放,绿水环绕之间,将整个公主府都装点的花团锦簇,生气盎然,真真的好一副泼墨山水。
不过到了门前,却迎头碰上了个熟人,头发花白,宽袍大袖,高冠博带,骑着一匹白马,从府门左侧的桃林中飘然而出,不经意间,便带出几分出尘之气。
连赵石见了也恍惚了一下,这情形好似只应出现在画中一般,绚烂的桃林,高古的文人雅士畅游其间,若有那文人雅士在侧,见此情景,不定张嘴就能吟出一篇桃林隐士风雅词句出来的,但定睛瞧去,赵石嘴角却不自禁的撇了撇,只因这人他是认识的……
第0698章 重遇(二)
飘然若仙而来的这位,不是旁人,正是蜀地诗坛领袖,当年辗转波折,最终被赵石俘获,命人押回长安的蜀国降臣李凤景。
瞧这个样子,此人已介天命之年,却还一副浊世佳公子的做派,可见其在长安的生活着实惬意得很了。
赵石还听说了,此人混迹长安这多年,还搏了个蜀地三绝的名头,其中典故也颇为的有趣儿,说是此人任职翰林院,实际上已作了大秦的官儿,但此人自任职之日起,却从未曾穿过官衣,多数时候皆是一袭青衿的士子白身打扮,颇有示人以不食周粟之意。
然,即已作了大秦的官儿,又拿着大秦的俸禄,还谈什么不食周粟?不过是摆个样子罢了,私德有亏,也就不为人所敬,不过此人在诗画上的造诣却是实打实的不容置疑,于是有那促狭之人,就给此人起了个蜀地三绝的响亮名字,明褒实贬,其实是说此人除了诗画双绝之外,脸皮之厚,也算得上是一绝,实可谓是极尽刻薄之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