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383 字 2022-10-20

想到大将军赵石若真的辞官不做,皇帝陛下心里竟然有了隐隐的恐惧,朝野上下忌惮于大将军赵石不假,但却没有人会否认,如今大将军赵石已然成为朝廷最坚固的那根支柱……

有了大将军赵石,可以上承天子,下慑群臣,更可镇住外间那许多骄兵悍将,有了这样一根支柱,大秦稳若泰山,甚至于,军前将士不会因朝廷争斗而烦恼,因为上面有一位大将军赵石顶着呢。

而朝中文武,也不用担心军前将领们乱来,因为大将军赵石犹忠于朝廷,可以说些许乱事,大将军赵石能做到令到即平。

这样一根支柱若突然间没了,那后果,即便是皇帝陛下,也无法不产生恐惧之感……

大将军赵石如果辞官,河中,河东肯定要闹起来,西北战事刚刚平静,也会出现反复,朝中的大臣们呢,能做什么?

一定也是焦头烂额,与大将军交好的又该如何安抚?会不会外间没乱起来,朝中先起了内讧?

即便没有这些,这皇位若没有了大将军赵石的支撑,也会摇摇欲坠吧?

皇帝陛下没容赵石继续说下去,甚至不愿去想,这是不是大将军赵石在表明自己的不满,以退为进,因为以他对大将军赵石的了解,这样的可能性极低。

皇帝陛下的脸色凝重的好像在对待生死存亡的大事,“柱国难道忘了昔日你我的约定?难道忘了你我的一番雄心壮志?天下群山,吾与君共之,大业将成,柱国难道要离朕而去吗?”

第1298章 君臣(五)

皇帝陛下大急之下,爱卿也不叫了,直接唤起了赵石的表字,长安之乱后,少有提起当初密谋诸事的皇帝陛下,也再次说出了那句着实令人心动的承诺。

不过这次注定是皇帝陛下自己吓唬自己了,也顺带证明了赵石在朝中非同以往的地位,这也正是自古以来的君王对能臣猛将既爱又恨的根源所在。

有时候,一个人横空出世,足以改变一朝一国乃至于天下大势,赵石正在这条路上顺顺当当的走着,突然间露出我不玩了的意思,将皇帝陛下顿时唬的不轻。

好在,这里没有旁人,不然的话,传之于朝野,群臣不管怎么忌惮于大将军赵石,听到这个,恐怕也就有一番纷乱,朝局立时不稳。

就算误会澄清下来,可想而知,朝臣们在被吓了一跳之后的反应,将是如何的激烈,大将军也能立时被弹劾的奏章给淹没了。

这玩笑真的不是随便开的,传出去丁点风声,都会让朝臣觉着,大将军这是在威胁朝廷,对朝廷的威信也会造成沉重的损害,文官们还不得反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