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则斟酌的道:“微臣不是谦逊,应该说是……避嫌,说起来,微臣在河洛呆的并不舒服……”
皇帝陛下愣了愣,然后就笑了起来,点着酒杯道:“你说,朕听了这话,应该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
这话一说,君臣两人都笑了起来,气氛终于彻底变得轻松了起来。
此时,赵石也不打算藏着掖着,兜圈子的活计,他现在用的已经很熟练了,但左思右想之下,还是觉得,河洛之事,没必要弄的那么复杂。
他去河洛走了一圈回来,弹劾谁都很正常,这本就是他分内之事,若弄的藏头露尾的,也就不符合他的身份。
反而是杜山虎那边,需要再仔细琢磨一下。
所以,他选择了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不管陛下高不高兴,微臣职责所在,都必须要说,张培贤不但老了,也为虚名所累,已是不堪重用。”
“自微臣出巡河洛以来,多受其掣肘,大小诸事,推诿塞责,如此之担当,何以镇抚一地?又何以统帅大军?”
这可以说是赵石自从军以来,最为严肃的一次参劾,之前,除了折汇这样其罪难掩的大将之外,赵石一般都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少去管旁人如何如何。
皇帝陛下也愣住了,赵石在河洛时已经上了表章,也很合皇帝陛下心意。
但他还是没想到,还没几句话,赵石便如此激烈的开始弹劾张培贤,这样不留余地的参劾,本身其实就代表着,鱼死网破的决心,以及两人势同水火的关系。
帝王的本能,让成武皇帝头一个念头就是,保住张培贤。
但随即,这个念头便被他抛开,张培贤是什么人?在他眼中,早已是首鼠两端之辈罢了,比之折汇,还要不堪几分。
这人当年在潼关,就曾行火中取栗之举,突然夺了魏王兵权,立下拥立大功,于是声名渐起。
而上一次,又是这位名声不错的大将军,回到京师,欲要再立新功。
让他尤为厌恶的是,这人每次投机取巧,都弄的好像被逼无奈一般,占足了道理,不管成败,名声权势在这一次次动荡中,更上层楼。
赏,不知恩厚,罚,不知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