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上官晨当年说过的话,陈奇陷入了沉默。
当年年幼的上官晨就已经懂得了手足之情的弥足珍贵,自己还要比他大上一些,怎么到现在却还差点与哥哥顶撞上呢。
见到陈奇闭口不言,想来是回忆起了自己当年说过的话,上官晨这才开口说道。
“陈奇咱们也做了这么多年好朋友了,我知道你心中的想法,与其说你在读书上没有天赋,倒不如说你只是不喜欢读书罢了。”
“你兄长的心思早已经显明,他就是期待你能和他一起好歹坐上个官职,对于他这样的想法我虽然并不赞同,但是一切都要你来抉择。”
“我的建议是在春闺到来之前,你真的努力一把,就当做是为了你兄长,到时候考不上再说,我觉得他虽然好面子,但是想来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你若真的按照他的吩咐去做,也没有得到好结果,到时候再来商量你自己想做事情也不是不行。”
上官晨方才第一眼见到陈奇居然还吃胖了些时,就猜想这些日子虽然他被陈数困在了府上读书,但是怕是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到这上面,只是表面上应付而已。
刚才陈数说话那样不客气,想来是因为最近对他的漫不经心有些太过于失望了吧,所以才会一时说出那样要把陈奇赶出家门的话。
上官晨刚才的那一番话,算是说进了陈奇的心里。
他扪心自问,这些日子以来,或者说不做陪读从皇宫出来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认真对待过自己的学业。
以前在皇宫时,大家明着不说,但是他自己也知道自身资质不佳,每次花十分的努力才会得到别人只花五分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八分结果。
甚至连先生都说他不是科举的料子,所以渐渐的,他自己也就有些放弃了,反正努力了还得不到好结果,那干脆还努力什么啊。
可是现在想想,人人都说自己的兄长是天纵奇才,文曲星下凡,真的是这样吗?他是仅仅凭借着天赋走到这一步的吗?
不是的!
陈奇记得当年陈数刚开始到书院读书的时候,因为比其他学子年纪偏大又没有基础,所以在那里很受排挤,跟都跟不上众人的脚步。
可是他身上唯独要多出一股子韧劲,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就是要走读书这道路。
当时家里还不算富裕,因为那时候陈家只是开了个小铺子,扣掉每月的租金之后,养活三个孩子再加上把陈数送到书院的钱,根本就不剩下什么。
时值寒冬腊月的,家中买不起炭火,他就在滴水成冰的天气里,一边往手上呼着热气,一边僵硬的拿着毛笔反复练习自己的字。
甚至还舍不得买好一些的纸,都是最便宜的那一种草纸,一个月因为练字要用上好几刀。
写字的时候是不舍得直接用墨往上写的,而是要先蘸着清水写一遍,再将墨水稀释的淡淡的写上一遍,最后才敢用墨汁在上面写。
每日天不亮就起来到院子中背书,晚上娘亲借着烛光缝缝补补做些刺绣的活计时,他也要在一旁借着光再把今日的功课给复习上一遍。
书的价格很贵,一本要好几钱银子,实在是承受不来,他就去书铺帮人干些杂事,换来每天一个半时辰的免费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