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胭必须要从青霞山上接回来了,他想。
“陛下,”霍西洲一道声音,穿刺人们的鼓膜,传到了这殿中任意的角落,随着他声音一振,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霍西洲的身影在一片哗然之中孤孑而立,犹如青松,“霍西洲受朝廷招安,有三个要求。如陛下应许,则长渊归顺,誓死捍卫大周天子。”
这句话也同样地传到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耳中。
但从没有人见过,有如此受降招安之人,天子已嘉恩赏,居然还不识好歹,要另外提出三个要求。
而天子竟也不怒,反问道:“说来听听。”
霍西洲的脸色丝毫不变:“霍西洲不入朝堂,不参与国事,无事不早朝。”
天子道:“允。”
百官心中也觉得此事可允,反正他霍西洲一介乡野村夫,又不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不打仗的时候,谁愿意与一个马奴出身的人同列一堂?
霍西洲双手负后,“长渊军为我私军,留驻长云生息,不可编入朝廷军。战时有调则动,无战不动。”
此言一出百官当即哗然,何意?
既然接受了招安,那长渊军自然就该是朝廷军,如不是看中了长渊军十万之众,谁又要与匹夫马奴为伍?
天子也陷入了迟疑:“你好大的胆。”
霍西洲瞥目左右,林侯与燕昇均在官员中,燕昇犹如见鬼吓得不轻,林侯则避开了他的视线。霍西洲坦然道:“长渊于战乱中应时而生,为西北百姓的屏障,难道陛下不需要一柄抵御胡族,征讨西夷的剑么?”
他有底气亦有资格说这句话。
长渊军对阵胡兵十战而十胜,朝廷军队守疆之战则十有九败,足可证明朝廷军的无能。天子应该考虑清楚,如果将长渊军划入朝廷统辖,会否彻底同化,今后,天子再失利剑。
如果天子不答应他的第二个要求,那便没有得谈,他出长安以后将不再回顾。
而天子此刻考虑的是,其实霍西洲的要求暂且不是不能应许,他手中尚且还有一个筹码,永宁郡主。这会是最好用的一张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