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个好启示

“陈经理高尚,老哥不得不佩服,但是咱还得在商言商。如果我的货物不能满足供应,我的客流量会减少的,不仅是这些蔬菜的销量问题,其他的货物销售额同样也会减少。我的损失太大了。为了尽量减少损失,我不得不求助于陈经理,有钱我们一起赚,这样岂不更好?”

我故作矜持了一会儿,表示被他说服了,答应每天供他新鲜蔬菜2000斤。他这才笑逐颜开。

实际上,我的小岛供他4000斤也绰绰有余,但是我不能让他吃饱,我还想进军其他的大型商场呢。若没有别的商场与他展开竞争,时间一久必然被其垄断,受制于他,想必那些便民市场的小商贩们根本斗不过他,最终损害的是我的利益。

中午刘经理非要留我陪他吃顿饭,喝几杯庆祝合作愉快。我以下午要练车为由拒绝了,开车不喝酒,他没有办法再继续挽留。

下午练了一个小时的车,教练就把我轰回来了,说我在场地里练车纯粹是浪费时间,白白耽误其他学员学习。真不知道他这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看到其他学员嫉妒的目光,我心里美极了。

练车归来,我到工地转了一圈,算是履行看守工地的职责,打算跟高师傅打过招呼,就返回租住的大院。一进厨房,闻到一股香味儿,这味道很熟悉,高师傅在做鱼。

我每天都会带过几条鲜鱼来,我们四个人尽管顿顿有鱼吃,还是吃不完的,那个小冰箱早已放不下。看门的刘大爷好心好意说过一句,让我别带鱼了,晚些时候再弄,却遭到了王长海的反对。

“你个刘老头,不要打消小陈同志的积极性,他的这份善意,你不要给扼杀了。你就是在家里也不可能顿顿能吃上鱼,你个臭看门的能吃到这么好的鱼,就不要瞎嚷嚷了。”

他们拌嘴,我明白是什么意思,三个老头心里一直惦记着我的鱼,生怕我不给他们送了。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不管这鱼吃得完还是吃不完,我是天天会送的。

这样就导致了高师傅这里剩下不少,扔掉可惜,但这难不倒他。他将剩下的鱼配好佐料,上锅一蒸,装到罐头瓶里密封起来,可以长期保存,啥时吃都是原来那个味道。

这个土方法母亲也曾经用过,她保存的不是鱼,而是西红柿。在西红柿拉秧的时候,那些不成样子的她就蒸熟用罐头瓶封装,冬天随时可以取出来食用。其实这就是罐头的制作方法。

我的空间里有大量的资源,鱼的品种很多,我不可能长期只卖草鱼,鲤鱼、鳜鱼这几个品种,我要充分开发利用。高师傅给了我一个不错的启示。

黄土县有一个民利罐头厂,罐头品种以水果为主。黄土县盛产苹果、梨、桃,还有山楂,这是当地的一张名片,特别是苹果远销国内外,基本不愁卖。那些梨桃和山楂的销路没有苹果好。为了进行深加工,二十几年前有人建了这个民利罐头厂,将卖不出去的梨桃和山楂做成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