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不要紧,他觉得非常不合适。
倒不是说上机文件有啥问题,而是对比往年收缴公粮的情况,他发现问题在乡里和村里。
什么乡统筹村提留,这数量着实有点离谱。
为这事,他还做了调研。最后得出结论,希望乡里面把这个额度再降一降,减轻农民负担。
当时乡里的熊书记和杨乡长口头上都很重视他的意见,说是组织上会考虑的。
他本以为领导都发了话了,肯定要进行研究研究。然而,他并没有等到领导的反馈,直到开全乡村干部大会布置收缴公粮的工作部署。
依旧是按照往年的工作惯例,向农民收缴公粮。而他费尽辛苦得出的结论,领导却只字未提。
就为这事,当着全乡村干部的面,在大会上,他将了乡长书记一军。
他以为他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为农民所着想,减轻农民的负担,应该得到大多数干部的支持,即便是乡长书记,不同意他的意见,想必那些村干部也应该倾向于他的。
然而,事实的结果出乎他的意料。
所有人都沉默。
乡书记沉默,
乡长沉默,
村干部沉默。
他被孤立了。
公粮该怎么收还怎么收,他那些慷慨陈词的意见根本没有激起一朵浪花。
他忽然觉得自己不适合在这个官场混。
不久,他就向乡领导提交了辞呈。
有人问他,“放着好好的官儿不当,你去干什么?”
“我去种地!”
这个事儿还报到了县组织部。
很快就批下来了。
他离开了乡里,真的回家种地去了。
可是,靠他们家那几亩地,只种粮食根本就发不了家。
他便琢磨着种些经济作物。
最初,他种菜卖菜。
倒是赚了些零花钱,却致不了富。
量小,赚的钱自然少,量大了管不过来。销路也是个问题,形不成规模,难以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