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守迟迟不回信,洛灵芝只好不请自来,想要亲自看看这位杨太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才好进行下一步计划。
“京都传来消息,凤帝已经派人送信给北信王,淮江的探子刚刚传来北信王亲自北上,但看方向却不一定是去京都。只怕是目的与我们相同。”
此次与洛灵芝同行的是崔太守和白无澜,另有数百侍卫。
若非淮南起义凤浔必须亲自过去,那是无论如何都要陪洛灵芝一块的,有白无澜等人陪同凤浔还不放心,还让驻扎在许州的白无影整顿军队,随时都可以攻打襄城。
“北信王的军队没跟着一块来吗?”
在洛灵芝的印象里,这位北信王向来稳重,就算是之前去淮南那也是带着兵的,更何况是现在这样的情况。
白无澜勾了勾嘴角,笑道:“洛娘子有所不知,襄城东南边缘与北信王侵占的吴州离得十分近,北信王虽然只带着数千精兵比上,但吴州必定是有大动静的,只怕现在早就被数十万大军安营扎寨。”
“那我们还不能耽搁,得立即去见那位杨太守才行。”
洛灵芝为了加快速度,都没有乘坐马车,而是直接一人一骑,昼夜赶路,如此日行近千里,在翌日黄昏时赶到了襄州主城,也就是襄城。
时已夏末,襄城到处都是摸过小腿的丰草,远远望出除了闯过碧草见映着绯红色晚霞的河流外,几乎都是碧绿的青草。
一行人纵马疾驰,很快就到了城门口。
并不算太高的青灰色城墙屹立在微微有些起伏的平原上,映着落日晚霞,看上去倒是独有一番动人心魄的美。
“什么人,城门口不准随意纵马!”
守城的士兵立即握着兵器上前拦住气势非凡的一行人,目光警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