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带着群臣,浩浩荡荡赶到四宝斋,只见四宝斋门前站着三个人,正中一人正是尉缭子,左有周冲,右有王敖。
尉缭虽无功名之心,但他还是不愿看到天下纷争不休,愿意为止息征战出一分力,才西行入秦,欲求用于秦王,为统一天下出力出策。周冲从宫里回来,把事情对尉缭一说,尉缭很是欣慰,道:“王上亲政,平了嫪毐,逐了吕不韦,再也没有人能掣王上之肘了,王上可以集中精力统一天下,一个新的时代从此开始。”
周冲听得出他的话里自有一股悲天悯人之气,那种欣慰绝不是因为自己为秦王重用,而是为天下征战即将止息而高兴,不得不从心里赞叹他的高节,道:“尉兄也可以大展才智,从此青史垂名了,周冲在这里向尉兄道喜了。”
尉缭忙道:“这都是周兄之力啊!要是有贤才佐王上平定天下,又何必缭子,缭子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周冲问道:“王上斋戒沐浴,三日后告于太庙,亲迎先生,先生如何处置?”
“王上一代雄主,缭子敢不尽力。王上斋戒沐浴,缭子也只好净一次身,素食三日了。”尉缭沉思着说。
他如此做倒不是迎合秦王,而是尊重秦王。秦王以国士之礼前来迎接他,他对秦王本来就很钦佩,自然是要以相等的礼节来答谢秦王了。
尉缭本来就很英俊,气质奇特,与众不同,往人堆里一站的话,自有一股鹤立鸡群的气势,再经过周冲请来“形象设计师”一通梳洗,形象更是出众,秦王看在眼里宛如见到天人一般,在心里不住叫好,王车还没有停稳,秦王就从车上飞身而下,大步上来,向尉缭行礼道:“可是缭子先生?想煞政也!”
尉缭就要行大礼,秦王忙扶住,道:“先生请免礼,以后,先生见着政,不是先生给政行礼,而是政给先生行礼才对。”
秦王自称名字而不称寡人,那是对尉缭的莫大尊重,尉缭在心里感叹无已,道:“谢王上厚爱,缭子是万万不敢当。”
“先生无双国士,政能得先生相助,政心里高兴得很,比打了大胜仗还要高兴。”秦王拉着尉缭的手,很是亲切,问道:“缭子先生,这位可是令高足王敖王先生?”
尉缭回答道:“回王上,这是不才弟子王敖。”
王敖向秦王行礼,道:“草民王敖见过王上。”
秦王打量一番王敖,点头赞道:“先生非常之人,收得的弟子也不是凡人,政今日可是得二贤人,政高兴呐。”
看得出,他真的是高兴,满脸喜色。象他这样雄材大略的历史巨人,一辈子也没有几次把喜悦挂在脸上的事,不用说,真的是很高兴。
“秦始皇这人,后世骂得体无完肤,好象他不是正常人,是洪水猛兽似的,其实那是误解、歪曲、刻意谩骂,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正常人,他的情感比起别人更加丰富,只是因为他是政治家,为了大业他不得不强制压制自己的情感。”周冲在心里很是感叹秦王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