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船运比陆路运载量大,高效得多,这是个常识,芈负刍不会不懂。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芈负刍搓着双手赞同,问道:“方爱卿,你智珠在握,你是否测算过多少时日才能修成?是否能赶在叛逆之前?”
这个问题要是换个人肯定是直言需要多少时间,方伯言是信臣,很会说话,讨芈负刍欢心,道:“这事得问王上。王上受命于天,天地万物无不因王上之命而动,王上要长则长,要短则短。若王上要修个三年五载,那么就三年五载而成;若王上要修一年半载,那么就一年半载而就。”
这话明显是拍马屁,不过就是让人听着爽,芈负刍呵呵一笑,指着方伯言笑道:“就你这张嘴会说。不过,也有道理,寡人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则修得快,若是投入得少了,自然是慢了。寡人不要慢,要快,尽最大可能去修,要多少时间?”
方伯言这次如实回答,没有打马虎眼,道:“回王上,若是按常理去修,需要两年。”
芈负刍打断他的话道:“两年时间在长了,寡人等不得。若是不按常理去修,要多少时间?更长,还是更短?”
“半载!”方伯言信心十足地道:“若是能有一良工相助的话,只需半载时间。”
芈负刍很是高兴地道:“那好啊。只是,这良工哪里去找呢?方爱卿可有人选?”
方伯言施礼道:“王上,臣斗胆向王上举荐一人,保证完成此事。”
“哦,快说是谁?”芈负刍很是急迫地道。
方伯言接着往下说道:“王上,此人不是别人,是韩国水工郑国。”
这话语惊四座,群臣一下子炸了锅,议论不休,芈负刍问道:“就是那个为了疲秦而入秦修郑国渠的郑国?”
“正是此人。”方伯言趁机大说郑国的优点,道:“郑国自从修了郑国渠以后,深得秦王信任,继而参与修建了很多水工。秦王灭了四国,派郑国大兴河工,没想到秦王心怀叵测,等到郑国把河工修得差不多了,来了个鸟尽良弓藏,才和郑国算旧帐,追究他疲秦之罪。要不是郑国得到韩国旧臣相帮的话,早就身首异处了。王上,郑国还知道秦国所用神药的配方。有了神药相助,这修河一事就会事半功倍。”
秦王追究郑国贪脏枉法一事,闹得天下知闻,芈负刍对这事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秦国用火药开山修渠一事,火药给传得是神乎其神,芈负刍一下子精神大增,道:“快,宣郑国来见寡人。”
“王上,郑国就在殿外等着呢。”方伯言大事做成,想到自己平添一件大功,喜不自禁。
郑国在两个殿前卫士名为护送,实为看守下走了进来,向芈负刍哭拜于地道:“外臣郑国见过王上。王上,请你救外臣一救吧。呜呜,可怜我的老父亲,可怜我的孩子,都给狠心的秦王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