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冲再次提醒道:“李将军要注意多用弩,匈奴人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但是他们并不是不可战胜,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华夏的科技对于他们来说太困难了,他们宁愿盘马弯弓,也不愿学习中原的科技,运用中原的技术革新战法。李将军利用好我们的装备比匈奴好的优势,打败匈奴也就不成问题了。”至于排兵布阵,战术运用,李牧是行家里手,周冲也就不提醒了。
李牧眉飞色舞,道:“周先生这话可说到李牧心里去了。若单论骑术射箭之道,中原人比起匈奴人远为不如。但是,华夏的科技远比他们发达,我们的弩射程就比匈奴人远多了,再加上弩上的望山,射得就更准了。匈奴人若是想用他们的弓箭来打败我们,那无异于用鸡蛋碰石头。”望山想当于现在枪械上的准星。
这番话堪称精辟之言,历朝历代为了对付北方弓马娴熟的游牧民族,大量发展弩,弩这一兵器为中国北方边疆的安宁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蒙恬收复河套之地就曾大量使用弩,而匈奴人自以为凭他们手中的弓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当他们对上了蒙恬大军吃了大亏方才明白过他们的弓比起秦军的弩就差远了,秦军的弩射得比他们的弓远,也更准。从而被后人称为“游击战专家”的匈奴人退出河套之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秦王笑道:“李将军说少了一样,那就是你还需要大量的周公弩。这好办,你的军队人手一把周公弩,遇到匈奴就射箭,看是匈奴人的弓厉害,还是周公弩厉害?李将军,你以为如何?”
李牧想也没有想,道:“王上圣明!蒙恬那一仗,用步兵打败匈奴精锐骑兵,就是因为使用了周公弩。有了周公弩,不怕匈奴跑到天上去了。”
秦王哈哈大笑,道:“那寡人就静候你的佳音了。”
在座之人都是才情非凡之士,韩非和李斯虽不主兵,并非他们对兵道一无研究,自然是听得出如此处理的好处,可以说真要按这套打法去打,匈奴还真不经打,无不是喜悦无限。
李牧信心十足地道:“王上请放心,李牧决不辱王命。”
秦王很是放心道:“有李将军坐镇北方,寡人无忧也。”
李牧叹道:“王上过奖了,若不是周先生提醒,李牧肯定会犯错误,河套一战会困难得多。这趟咸阳之行,李牧不虚也。”
秦王点头道:“周先生的主意总是那么新奇,这点不仅你感觉得到,就是寡人也如此认为。很多事情,寡人都是从周先生那里获得灵感,要是没有周先生给寡人以灵感,寡人也会犯很多错误。北方之事无忧,寡人就可以专注南方了,你们都说说该如何灭楚。缭子先生,你先说。”
第三十一章 英雄归来(五)
尉缭是国尉,也就是后世说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主管军事,由他来陈述一系列的战略战术行动可以理解为灭楚部署,然而尉缭却撂了挑子,道:“王上,缭子以为自从四国灭后,大秦积极备战,各项准备充分,现在山东安定,山东之民心向大秦,楚国两派相争仍是难分难解,此时不灭楚,更待何时?只是这一仗具体怎么打,缭子以为周先生在山东积粮贮兵,应该是早就胸有成竹,王上何不向周先生问计?”
他之所以把球踢给周冲那是出于对周冲的信任,周冲自从参与军政事务以来,越干越顺手,越来越厉害,他的主意总是高人一筹,主要原因当然因为他是现代人了解很多秦人所不了解的事务,以尉缭看来他也是自叹不如了。
秦王指着尉缭笑言,道:“好你个缭子先生,又撂挑子。周先生固然有奇计,但是寡人还是先听听将军们的意见,周先生最后来说,最好的东西总是在最后才上场,不是吗?韩非,你以为这一仗怎么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