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每次大战之前,王孝杰都要召集众将商议,倾听他们的想法,这是他的习贯。众将早就知道这事,立时献计献策。

“大帅,末将以为,此战之要要防备突厥逃走,是以,应当派兵守住阴山的隘口。”葛福顺大声道。

阴山是一个分界点,阴山以南气候温暖,阴山以北气候寒冷,是以,突厥一心想要进入阴山以南放牧。这也是李靖夜袭阴山时,突厥在阴山以南的原因所在。

只是,阴山属于大山,只有为数不多的隘口可以通过,一旦把隘口阻断,就难以逃走了。这是颉利可汗东逃西躲数月后,还是被唐军生擒的原因所在。

“很好!”王孝杰点点头,大为赞赏。

“大帅,末将以为,此战之要在于如何打探到消息,应该多派斥候,多加搜索。”李仙凫建议。

“好!”王孝杰点头赞赏。

众将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说了很多好意见。

“唐朝不愧是武功极盛的王朝,这些将领头脑灵活,所提的主意非常好。”李隆基在心里大为感慨。

“楚王,你有甚话要说?”见众将没有人说话了,王孝杰这才问一直没有说话的李隆基。

李隆基的点子多,众将对他很是信服,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

“诸位说的办法很好,我很佩服,只是有一样还未说。”李隆基的开场白一完,就切入主题,道:“要是我所料不错的话,突厥不会与我们正面交战,而是会游斗。突厥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来去如风,今日在这里,明日在那里,要追上突厥不容易。”

“有理!有理!”众将齐声赞同。

“嗯。”就是王孝杰也是点头赞赏。

“楚王,这要如何对付?”突厥的实力不如唐朝,肯定不会正面硬碰,会利用大漠的空旷进行游斗。真要如此的话,还真不好对付突厥。

“突厥是骑术了得,箭术精湛,可我们的勇士也不比突厥差,真要比的话,谁强谁弱也要比过了才知道。”李隆基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