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刘辩的话才出口,赵云就一脸愕然的看着他,压低了嗓音说道:“他竟如此大胆?”
“我军只有不足两万人!”抬脚走到屋内矮桌边坐下,刘辩朝赵云招了招手,待到赵云也跪坐在草席上,才小声对他说道:“重合城内,渤海军或许无力阻拦我等,可那公孙瓒一旦来到重合,恐怕事态就不在你我掌控之中。”
“来到渤海,可是军师的计策。”早先跟随徐庶作战,从未有过败绩的赵云听到刘辩如此一说,微微蹙起眉头,对刘辩说道:“殿下打开第二个锦囊,可有看清军师原话?”
“本王也在纳闷!”刘辩摇了摇头,一脸纳罕的对赵云说道:“军师算无遗策,如何会在此事上犯下如此大的疏漏?”
“军师不是还给了殿下第三个锦囊吗?”手捏着下巴,低头沉吟了片刻,赵云抬起头望着刘辩,对他说道:“眼下正在危急之时,殿下可将第三只锦囊打开……”
刘辩微微拧了拧眉头,想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虽说本王以为尚未到打开锦囊之时,可眼下情形确是十分危急,打开锦囊也不为过。”
说着话,他从怀里摸出了徐庶交给他的第三个锦囊。
打开锦囊,刘辩和赵云发现,这只锦囊内装着的丝绢上,竟是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展开锦囊简单看了一遍,刘辩惊的两眼瞪的溜圆,将丝绢递给赵云说道:“方今我等遭遇,军师竟是算的毫厘不差!”
接过丝绢,赵云看了一遍上面的字迹,也是满脸惊愕的抬头望着刘辩,对他说道:“殿下若是晚些打开锦囊,当真是要误了大事!”
“事出紧急,不可耽搁!”从赵云手中拿回那块写着徐庶计策的丝绢,刘辩站了起来,对赵云说道:“你即刻返回军营,点齐骑兵,前来接应本王。命令典韦等人,将渤海军军营包围,所有渤海军一律缴械,待到我军离去,再让他们找到兵刃不迟!”
“诺!”已经看了丝绢上所写内容的赵云,心知事情已经到了耽延不得的境地,赶忙站了起来,抱拳应了一声,跨步向屋外走去。
官府后院中,百余名刘辩亲兵摆着阵列,面朝外院,早已做好了防范。
刘辩的亲兵,跟随他已是有了些日子,方才渤海军涌进后院,这百余人就已感到今日定然有事发生,因此才在刘辩没有下令的情况下,提早做出了防范外院渤海军袭击的准备。
出了刘辩的房间,赵云一手按着剑柄,领着他带来的几名兵士,快步朝外院走去。
见赵云冷着脸从内院走出来,先前曾试图阻挡他,却被他给打得躺了一地的渤海军不敢阻拦,纷纷让到一旁,目送着他快步走出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