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没有说话,可他的举动却印证了蒋干说的不差。
视线始终落在他的脸上,蒋干接着说道:“公瑾,既是不忘当年伯符情义,因何又不顾伯符家眷?”
“此话怎解?”蒋干话说的轻描淡写,周瑜却是从中听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眉头微微一拧,向他追问了一句。
“婢子尚且敢于对大夫人及小公子恶言相向,公瑾莫非以为,他们母子在吴侯身边,过的很是舒泰?”冷笑了一下,蒋干向周瑜反问了一句。
被蒋干这么一问,周瑜眉头紧紧的锁了起来。
大乔在两个婢子那里受了屈辱,小乔已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了周瑜。
也正是得知蒋干曾与大乔见过,周瑜才想到来此向他兴师问罪。
只是他没有想到,与蒋干一番言论,不仅没有让蒋干感到半点的愧疚,他自家却是有了种对不住孙策的想法。
身为孙策妻室,两个婢子竟是也敢对大乔恶言相向,着实是如同蒋干所说一般,大乔在孙权那里,根本没有半点地位可言。
两名婢子因大乔而投江自杀,在场的除了大乔母子,就只有小乔的婢女和蒋干。
孙权自是不可能把蒋干唤去对峙,身为朝廷官员,蒋干也是不会将孙权放在眼中。
至于小乔的婢女,由于周瑜的缘故,孙权也是不会轻易唤去述说当日情景。
大乔与孙昭,在孙权面前说的话,当然不可能被他采信。
对母子俩向来有所忌惮的孙权,极可能会想当然的认为他们仗着周瑜的势,剪除了留在身边的眼线。
母子二人回到孙权身边,被戕害的可能绝不是没有。
“公瑾!”周瑜还是没有吭声,蒋干接着说道:“想来公瑾已是想到,大夫人母子返回之后,将会如何!既的心念伯符,因何不将大夫人母子留于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