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了,我带回去再看,你该干啥就干啥去吧。”东西到手,陈燮很不客气的要撵人。张薪陪着笑道:“大兄,母亲那边收紧的很,最近手头不宽裕,同学相邀去春香楼都没敢跟着去,就怕大家都抱着美人……”
陈燮掏出小本子,刷刷刷的写了一行字,然后摸出印章,哈了一口气,盖上章递给张薪:“去找雨荨,一百两,够你过年用的。”
“谢谢大兄!”张薪喜不自胜,结果字条收好,陈燮又道:“我给俩小的带了点吃的,还有给张叔和婶子带的礼物,都在雨荨那收着,你走的时候记得带上。算了,我也回去吧。这画我要了,回头你去找回春堂余掌柜拿银子,我再给你写个条子。”
陈燮心里惦记着欣赏唐寅的画,所以也没心思看工地了。交代文八斤几句,匆匆回转。张薪这边天黑前要回登州,也没久留,没多一会就回去了。临走之前一再表示,没几天就过年了,赶紧回登州一趟。算算日子还真是,腊月二十六了。
送走张薪,陈燮回到房间里,迫不及待的要欣赏唐寅最出名的作品,好吧,明朝人是这么说的。这还真是一副长卷,摊开之后能有三米,大床上都摆不下,只能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欣赏。
坦白讲,看了无数动作片,再看这个真是没啥意思。要不是看在钱的份上,陈燮的兴趣真不大。画的再好,也不就是形神兼备了,谈不上跟真的一样。飞快的欣赏完毕,陈燮在最后看见了一串的印章。一个一个的辨认一番后,很是恼火的惨叫:“老子不认识篆书啊!”
不认识就不认识吧,反正明朝人说了是唐寅的作品,还是很下流的作品。殊不知,明朝人在性的问题上,尤其是在自家内部,玩的远远要超过现代人呢。这在明朝读书人中间,叫雅事,逛妓院找美女真不算啥,娈童才是时尚和潮流。
这还是比较正常的春宫画!陈燮觉得没乏味,在明朝这真是宝贝。
现代人有各种媒介和渠道,找几本动作片看看,真是太容易了。所以见怪不怪,但是在明朝,这就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了。陈燮也不知道真伪,更不知道唐寅确实是以春宫闻名。
第四十六章 打扫干净好过年
腊月二十七,当当当的锣声惊动了庄子里的男女老少。神医麾下头号狗腿子长生,一边敲锣一边喊:“老爷有令,每家每户派一个人,老爷有事相商。”
神医老爷请大家前去商量事情,各家各户的代表自然都是家长。几十号人很快就聚集在大宅子门口的老槐树下,树下还有个张家的大磨盘,以前在这里磨点高粱米,都是要收费的。现在神医当家,不收费了,还免费提供牲口拉碾子。
来的多数是老人,差不多手里都拎个烟袋,老远的就看见高大壮实的王启年,见人就从手里的铁罐里拿出卷烟,黑着脸塞过去:“抽烟!”
王启年是心疼的,这种罐装的卷烟,只有登州府的老爷们才抽的起,2两银子一罐,嫌贵?爱抽不抽,这有钱你都买不到。更心疼的是手里的打火机,叮一次,就得烧一种油,不知道用完有没有补充。哦,这也是老爷赏的。
娘子的伤已经开始结疤了,腿和命都保住了。现在夫妻俩在张家庄,从难民转变成新老爷的嫡系。王启年荣升护院家丁队长,嗯,暂时护院队只有他一个人,年后才招募新人。
要说这个准备,王启年算是开了眼,精钢打造的匕首,绝对的削铁如泥。脚下的靴子也是很特别的样子,轻便舒适,走路不带声。腰间的武装带,这玩意也好使的,摘下来抽人那叫一个疼。还有一把弩,这玩意王启年做过实验,六十步能破甲,三棱的箭头一看就很要命。现在就缺一把刀和一身盔甲了,老爷说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