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接触下来,陈燮实在很难把秦良玉跟一个骁勇的战将结合起来,虽然年纪大了点,按照历史来算,今年都五十六岁了,头发都白了,却依旧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一想到秦良玉的年龄,陈燮不免感慨,在明朝这么大岁数的女人,哪个能像她一样在战场上厮杀?
“秦将军,您还看上啥了?能一次说么?”陈燮决定要乖一点,面对这个鬓角发白的女将,知道自己无法拒绝这个满门忠烈典型代表的要求。
“嗯,我看你的年龄,收你当个侄子吧。这样,我看你的部下,一个小小的队官都带着千里镜,就连一般的斥候也有一副千里镜。我看的出来,这东西在你那吧稀罕,对我部来说,这可是战场上能救命的宝贝。随便再送几副过来,以后就是一家人了。”秦良玉也不客气了,笑眯眯的看着陈燮,好像收陈燮做侄子,吃了很大的亏。
陈燮决定推翻之前关于秦良玉是一个厚道人的结论,咬咬牙掰着手指头算了算:“秦阿姨,最多给你十副望远镜,再想要多,就得等我回到登州了。”
秦良玉一脸的戏耍意味慢慢的收起来,她就是想看看陈燮为难的样子而已,没想到这小子的大方程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你说棉甲、刀枪这些东西吧,陈燮昨天也没少给。但是那些东西,明朝不是什么稀罕物件,这是白杆兵穷了点才当宝贝。可是这个被陈燮唤作望远镜的东西,秦良玉之前是根本就没见过的,单筒的倒是听说过。
也就是说,这东西在大明你有银子都买不到,陈燮一口气就给了十个。就为了自己随口说了一句,“收你当个侄子。”秦良玉知道自己这个土司,在大明朝可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别的不说,就中州本地的大明官员,在出征之前,连粮草都不带管的,还得自己筹集。
正是因为从陈燮的身上感觉到了浓浓的敬意和亲切感,秦良玉才会随口的打趣一句。想看看,他的表现是不是装出来的。
“好,好!秦某今天就认下你这个侄子,今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燮自幼便没了双亲,由一吴姓阿姨养大,此番多了个秦姨,心甚喜之。”陈燮一激动,就开始拽文了,不过脸上的表情是骗不了人的。历史名人啊,这个比张瑶拉轰多了,有这么个阿姨,陈燮是真的高兴。
秦良玉也被这小子的真诚感动了,笑道:“眼下敌情不明,就由我军在前开道。”
这事情陈燮没争,因为知道这会清军最近的都在遵化,远的估计都到永平了。
秦翼明在边上插了一句嘴:“今天是年三十啊!不如再休整一日吧。”
秦良玉面露严厉:“赶到京师过年!”陈燮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年三十,崇祯二年的最后一天。匆匆告辞,回到村子里,各部队这是简单地就地休息,随时等候出发。这一点陈燮还是很满意的,团练营要说军纪严明和队形,明军之中绝对排第一。
白杆兵先行上路,团练营随后跟上,京畿之地本是繁华之地,通州自京师的大道,原本是天下最忙碌的道路之一。一场劫难之后,大路上看不到行人,倒毙路边的尸首倒是见了几个。陈燮看不下去,便让工兵沿途收拾尸体,这些兵挖坑快,棺材是不要想了,五六个人一个浅浅的坑,埋了免得被野狗啃食。
沿途可见多个村落残烟未尽,可见这一场浩劫给京畿周边带来的沉重灾难。
一路之上秦良玉抿着嘴严肃不语,遥遥望见京城之际,陈燮策马追上来道:“秦姨,时候不早,让兄弟们在路边休息一下,吃点干粮喝点水,然后一鼓作气天黑前赶到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