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老爷!到了!”严晓笙的声音,打断了陈燮的发呆,啊的一声,扭头一看,刘庆站在别院的门口。陈燮下车时他已经上前一步道:“东家,已经有五十个商家决定跟咱一起干。按照约定,没一家出一万两银子,他们明天就把银子存进大发钱铺。”

陈燮嗯了一声,下车进院子时突然站住道:“赈济的事情,还是要让登州府出面,具体的事情我们来做,但是必须要官府背书。眼下在登州城外的数万流民,明天开始分流,战俘正在修黄县到莱州的路,这条路加上一万难民不是问题。从莱州到昌邑的路,也可以开始修了,又能安置一万难民。然后才是各个县,事情要相对麻烦一点。官司让登州府场面去打,我们只管修路。难民在城外,官府比我们着急。就这样吧,还是那句话,凡事预先做计划,有步骤的执行,就不会手忙脚乱。登州营会全力配合,计划做好了,你去找宋毅,他会配合你。”

“明白了,在下这就去准备。”刘庆躬身行礼,匆匆而去。

步入侧门,屏风前应娘已经站在那等着,万福道:“老爷来了。”

陈燮若有所思,嗯了一声低头往里走,脑子里还都是下江南的事情。如果今年不趁着还算太平的机会走一趟,下次想去就得带上军队了。想想动辄就是几十万的流寇,对比一下自己站在两万余孔有德叛军面前的那种感受,陈燮心里生出一股寒意。

流寇不是后金,他们打不过就跑,而且还是乱跑。后金被打败了,只能往关外跑。流寇过境,如同蝗虫,赤地千里。想想那种景象,不寒而栗。

眼下登州的局面,事情多的也有点走不开的意思。陈燮心里迟疑,仔细想想,很多事情不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干,将来地盘大了,什么都盯着不得累死人?

躺在炕上,陈燮在发呆,应娘见了屏退下人,悄悄进来放下一盏茶便出去了。交代身边的丫鬟道:“老爷累了,叫他好生歇息,回头我去隔壁院子有事,院子门扣上,你们几个仔细招呼好。”

果然陈燮躺一会就眼皮子打架,沉沉睡去。应娘在隔壁与婉玉一道,拿着钱铺的账本来翻看。眼下的钱铺,做的是换钱的买卖,坊间铜钱质量杂驳,良莠不齐。成色不同的银子与品质混乱的铜钱之间的兑换价格也乱的很,随机性很强,这其中可做的手脚很多,不知不觉就把钱赚下了。

“老爷退出品质一致的银币,可谓高瞻远瞩。今后从钱庄出去的银币,品质都是一样的。就算是不一样,也是按照一样来算。不消多久,这信誉就立起来了。”婉玉掩了一本账,长叹一声。

应娘也掩上手里的账本,瞟她一眼,年轻女子素面朝天,照样娇俏可人。心头不免泛酸,淡淡道:“你都十八了,真打算一棵树上吊死不成?”

这话里的试探意味,婉玉听的明白,抬头看着应娘道:“妈妈不也一样么?这世间,再上哪去找老爷这等有大作为心地又好的伟岸男子?”

应娘听到妈妈这个称呼,忍不住调笑道:“那你该叫爹,而不是叫什么老爷。回头在老爷身下,娇吟婉转的记得要叫爹。”

婉玉如何是应娘的对手,不过一句话便被杀的丢盔卸甲,站起红着脸,转身走到门口处,好胜的性子发了,回头道:“明天开始我就叫给你们听。”

应娘一愣,旋即捂着肚子哈哈哈的大笑起来。绿玉进来,奇怪道:“妈妈笑的什么?”应娘说了一遍,绿玉也是一愣道:“妈妈作怪,不理你了。”说着转身出去,应娘笑的更欢。

天边起了乌云,一道闷雷炸响,如在耳边。细细地雨点往下飘,簌簌的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