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这个大玉儿(孝庄)可不是一般的女人,她的厉害要在后来才能体现出来。

如何对付陈燮,黄太吉心里渐渐的有了一个轮廓。不能不说,最了解汉人的还是汉奸。范文程和李永芳之流,放在现代就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官方是不会冠以“汉奸”二字的。这是政治需要,可以了解。蒙哥都能演绎出“救汉族的孩子而死”的段子,无耻这个东西还有个卵蛋的底线。

陈燮再次上演了甩手掌柜的戏码,所有事情都丢给文官们去善后,自己召开军事会议。干啥捏?这个会议的名字叫“关于登州营最新编制的决定宣布大会”。根据这个会议的精神,陈燮把他的兵分为两种编制,一种叫甲字营,一种叫乙字营。甲字营就是之前的绿皮营,编制不变,每个营设一个守备。乙字营就是那种新兵的混编营。

深思熟虑的陈燮,也不搞那么麻烦了。一概以营为作战单位,原则上一个守备带一个营,一个游击带两个营。但这是打仗的时候才这么干,平时都是守备说了算,游击不能直接管下面的营。现在的两个游击,还兼任两个守备。这么一来,陈燮手里就有六个甲字营,两个乙字营。就战斗力而言,一个甲字营绝对能放倒一个乙字营。

陈燮在会上宣布,今后停建甲子营,而是集中先搞乙字营。为什么?不解释!

会议结束,陈燮都没去统计战功,直接就溜回登州。孙元化等人自然是乐见其成。

崇祯终于接到了孙元化的详细战报,确定了陈燮的战果之后,满朝文武沸腾了。纷纷恭贺崇祯,一通马屁乱拍。这个时候似乎都忘记了,陈燮最近一直被人弹劾的事情。甚至都没人去提陈燮,而是重点强调了皇帝的作用和孙元化等文臣的功劳。

看着文臣们一口一个“天佑大明”“吾皇万岁”,崇祯可谓心情大好。当场决定,等岳托和德格类的首级送到了,就要去太庙献祭。君臣意外的默契,都不提陈燮。至少暂时不去提,这事情怎么都饶不过去,且不闹心吧。

这个时候上下都很开心的样子,但不等于就没人要闹腾了。论功行赏是不可避免的,心情不错的崇祯问了一句:“如查实旅顺之战所报不虚,登州总兵陈思华该如何赏赐?”

这话看似是在问文臣,实际上是在让文臣表态。崇祯干别的不行,这套很熟练。

第二百八十章 咬人和被咬

表态,表什么态?功高不赏这种事情,古来有之。帝王心术从来都是俩字“混蛋”。

这个时候崇祯相信陈燮是忠臣,但不等于就此放松对他的限制。武将就是武将,既要用,又要限制。怎么限制,钱粮给你掐死咯。但是这一条现在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事情就不在掌握之中了。这个概念形成之后,很多事情都会变调。站在崇祯的立场,陈燮就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没啥好说的。以陈燮的财力和战斗力,绝对有能力造反。

牵扯到江山社稷,任何情面都不要提了。就算过去陈燮是大大的忠臣,一旦无法控制,一切都白扯。除非陈燮能在掌握之中,还能给皇帝卖命。这就是皇帝的逻辑。

满朝文武都是明白人,不是聪明人早给人弄下去了,哪有资格站在这啊。一般的武将,赏点银子封个官,这事情就算过去了。陈燮这个人太特殊了,赏银子你赏的过来么?这可是斩首两万啊,真真的建奴(含汉军八旗、汉人民夫)。

怎么赏,没法赏?封爵么?提都别提,文官不会答应。皇帝都未必能答应。剩下的办法就不多了,只能在虚衔上做文章,只能在封妻荫子上做文章。问题,他没正妻,这个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