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刚才陈燮还夸人家是大明打仗第二厉害的,掉头就说人家不会打仗,这话说的曹文昭面露尴尬,家丁各自不忿。曹文昭脾气不错,想想战绩觉得人家说的也对,一番话里头,听不懂的东西也确实不少。什么严谨阵型平推,什么火力投送。真是不懂!

“陈总兵,流贼汇聚陕西,总督大人堵截之策落空,怕是要拿人来顶罪了。”曹文昭这是好心,提醒一下陈燮。登州营不听调遣,导致堵截之策失败,肯定要往陈燮头上栽赃的。

“扯淡,陈某追杀几千里,但凡哪个县城能坚守一天以上,都不会被攻破。洪总督手里才多少兵力?指望这点兵力堵住流贼回陕西,不是笑话么?更不要说,这些兵力真心实意打仗还能打的赢的,td一个都没有。真心实意打仗还能打的赢的,也就是你我了。”陈燮说的话一点都不客气,曹文昭顿生知己之感。

“流贼数量太多了,而且从不正面作战,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要说能打的,左良玉算一个。”曹文昭提到左良玉,陈燮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道:“他的本事在哪我知道,打劫百姓,杀良冒功,是个行家里手。所谓兵过如篦,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别人说这话,曹文昭能喷他一脸的。天下官兵是一家,老百姓没吃的,当兵的也没吃的。不抢怎么办?曹文昭也没少纵兵劫掠。唯有登州营,走到哪里都是秋毫无犯,陈燮说着话谁都挑不出毛病来。身高跟陈燮差不多的壮汉曹文昭,被这话说的脸都红了,丢人啊!

第三百二十九章 自取其辱

陈燮可不是傻乎乎的乱讲话,但是他就是这么说了。为啥?很简单,曹文昭身边肯定有洪承畴的人,陈燮说这些,就是给洪承畴听的。更狠的话还在后面,走到城门口的时候,陈燮看着汝州破败的城墙道:“不知道是不是鸿门宴!”

曹文昭听了这话,猛烈的咳嗽,差点呛着了。真敢说啊!

跟着曹文昭走近汝州府衙,陈燮的24名骑兵就站在院子里,一个一个的站立如山,谁来劝都不动一步。院子外头,五百骑兵牵着马,站立方队,跟五百根柱子似得,一动不动的。

曹文昭还是很够意思的,里头的卫兵让等着,他就陪着陈燮在大堂上坐着等候,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后院的洪承畴,此刻还坐在书房里,面前摆了纸笔,犹豫着该写怎么样的一份奏折。围堵流贼不使回陕的策略已经彻底的失败了,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怎么跟皇帝解释的问题。理由其实很好找,兵力不足。但是洪承畴更愿意说是陈燮的登州营不听调遣的缘故。

就在洪承畴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名幕僚进来,附耳低语。洪承畴立刻整个人都僵硬了,斜着脑袋看着幕僚,一直手里还拿着笔,表情僵硬的询问道:“确定?”幕僚很肯定的点头,洪承畴放下手里的笔,站起来在原地兜圈子。

这一刻的洪承畴陷入了矛盾之中,他是故意晾陈燮的。这点没啥好说的。问题是,晾陈燮倒是小事,那边的反应才是大事。站在城门口,陈燮自言自语这是不是鸿门宴。这话陈燮都敢说,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一个时辰等下来也就算了,陈燮和曹文昭谈笑风生的。这货口才好,跟曹文昭谈起打仗的事情,那是一套一套的。曹文昭听的很投入,别人却着急了。

洪承畴派出监视的人,意外的发现陈燮的近卫站在院子里整整一个时辰都不带动一下的时候,心里已经不是发毛那么简单了。更要命的是,外头还有五百个这样的骑兵。派人去请他们去休息,人都不带搭理你。水送来了,放在跟前,看都不看一眼。站那就真的像一根木桩,谁来了都当空气。都是带兵打仗的人,谁不知道谁啊?这兵能站一个时辰不动如山,大明就找不到这样的军队。

洪承畴被吓着了,他可是没少打仗的,明军的尿性很清楚。五百骑兵在外头站了一个时辰,纹丝不动的站着。这得多吓人啊!就这五百骑兵,跟着陈燮冲出城,谁能拦的住?谁又敢拦。别说洪承畴了,曹文昭和他的部下都看傻眼了。

之前虽然也很服气,多少还有点不服气的成分。现在谁敢再说不服气,自己都得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