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说起来这北直隶被抢了两回了,宣大一线没啥可抢的,只能往里面来抢。不然怎么会往宝坻去,不就是去抢没抢过的地方么?

谭泰的判断不错,陈燮的目的地就是通州,只要往这里一站,南下清军的归路就被切断了。就算想跑,也得乖乖的丢下人口和物资绕圈子跑,不然就等着陈燮用大炮家排枪教清军怎么做人吧。至于两面夹击直说,清军不过十万,陈燮只要背靠运河站住设立防线,来多少清军都是有信心打回去。关键还是不能让清军抢的太轻松。

登州营的旗号出现在永定门外面时,城头上的守军还以为看错了。赶紧找来大家伙,兵部侍郎王家祯。这家伙很有趣,喜欢读兵法,平时爱吹牛。这个如何不行,那个如何不行,换我来肯定早就灭了这个那个。

站在城头上,看着登州营的红旗,上面的一白一黑日月旗号,王家祯很肯定的表示:“没错,来的是登州营,派人回去报信,再溜个人下城墙,问问情况。”

这个处理还是得当的,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很容易想到。不等他派人下去,城外飞驰一骑而至,就在城门下,骑兵高呼:“登州营奉命勤王,昨日败建奴于良乡城下,今日过京师往通州,建奴不出关,登州营绝不收兵。”

正在坐困愁城的朱由检,拉着一帮内阁的成员在商议,怎么才能解决问题。争议的焦点还是谁去接任卢象升的问题。之前的在卢象升的问题上,大家已经无法达成一致,还是朱由检坚持,内阁没有抗的住。实际上这个时候,卢象升自己也很纳闷,正在上书朝廷,不要调走自己,先灭了郧阳山区的流贼再说。什么八大王,什么曹操,什么闯将,这些大家伙这会都被登州营赶出河南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能错过了。

正在商议着呢,一个小黄门连滚带爬的在宫里狂奔了,走的太急了,脚下拌蒜,头磕青了,额头上流血都不去擦一下,拎着衣服小步快跑。就这样,还得大声边跑边喊:“勤王之师到了,登州营到了。”

朱由检隐隐的听到声音,还以为自己出现幻听了,苦笑着摇摇头,问王承恩道:“大伴,朕怎么听到有声音,说是登州营到了。各位爱卿,可曾听到?”

这帮大臣刚才都在走神的,想着让谁去顶卢象升留下的大缸子,真都没注意听。王承恩倒是听到了,上前一步道:“奴婢,好像听到了。”话音刚落,又一句传来了。这一下,朱由检腾的站了起来,朝着大门口望去。

这一刻的温体仁,却觉得浑身发冷,后脊梁一股凉意往上窜,想到深处,惊悚顿生。

第三百六十一章 对比

要知道,这是两千里啊。我天,满打满算才过去一个月多几天,这就赶到了?按照这个行军速度,登州营走天津上岸,十天就能打倒京师。登州营一旦有反意,这拿什么来挡?

朱由检这会没想那么多,满脑子都是登州营来了,及时赶到,建奴不敢再猖狂了。激动的从龙椅上站起来,大步朝大门口走去,走廊里的小黄门,一边跑一边喊,声音越来越清楚了。真的,是真的,朱由检的心忍不住的颤抖。

跪在地上的小黄毛,满头是血的举起手里的奏本道:“万岁爷,登州营陈总兵送来的,还有良乡县令送来的奏本。”这是骑兵在城下,用绳子吊上城头的,王家祯没敢开城门,让人给紧急送到宫里来了,他还在城头上盯着。

朱由检抢过两个奏本,先看陈燮的奏折。其实就一张纸,上面写了一段话:“臣奉命勤王,建奴在哪,臣就去哪。一息尚存,战斗不息。”这就算是表中心的文字了,仔细看了好多遍,字写的很一般,但是每一个字都有千钧之重。随手递给身后的温体仁,再看良乡县令的奏本,这个内容就丰富多了,也很精彩。尤其那提到孔有德这一句,真是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