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杨卿,有何事要见朕?”朱由检的情绪不高,也没啥好消息给他高兴高兴。

正月以来,张献忠、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等一批人汇合,一头扎进安庆及周边,张国维都急疯了,上奏时用了一句话“烽火达淮阳”。这就是尼玛的扯淡,吓唬皇帝呢。安庆距离淮阳远着呢,关键是他手里没兵,不说的严重一点,朱由检不给他派兵。

朱由检首先想到的就是陈燮,登州营不用皇帝招呼,先动手了,往凤阳一蹲,再派兵江浦,战船封锁长江。你还想怎么样?奏报到了京师,登州营又成了急国家之所急。朱由检心里有个观念,登州营是靠火器吃饭的,这玩意得从美洲来,陈燮没火器也玩不转。

朱由检急调左良玉、马爌、刘良佐等部救援,在江北打了几次,缓和了局势。但是张献忠这帮人喜欢乱跑,你不灭了他,就给你四处捣乱。更可气的还是左良玉,张献忠被击退进山,让他搜山不干,纵兵劫掠地方。在地方上祸害了一个多月,北上走了,不干了!

苦逼的张国维只好给上奏京师,对杨嗣昌说:“拉兄弟一把吧,求你了,给我调登州营来,别再弄这种打仗不咋地,祸害地方是好手的烂军队。”

杨嗣昌心里也苦逼的很,你说的轻巧,那是登州营。没登州营盯着后金的屁股,回头再从长城的各个隘口钻出来,算你的啊?大明天下那么多军队,军纪森严的就这么一支,别说你想要,哪的官员都这么叫,给我派登州营来。我还得掉的动才是啊。

“陛下,流贼猖獗,臣请调江浦之登州营西进,再请调凤阳之登州营一部至庐州。”

第三百八十六章 逼上绝路

这个建议,让朱由检为难了。说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陈燮这个臣子,实在是太例外、太另类了。朱由检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样的臣子,按说他这种类型,直接打如王莽的类别都没啥太大问题。可是陈燮做的那些事情,哪个都够不上奸臣。

山东多近的,陈燮要造反,挥师北上才几天的功夫,何苦要多次的奉王命讨不臣?要钱,他有的是,要兵,登州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就这,还在尽心尽力的做事情,说他是奸臣,或者说有这个潜质,真是不凭良心了。

所以,朱由检干脆最大限度的信任陈燮,这样一来,反倒没那么多烦恼了。

杨嗣昌的建议,朱由检为难,还是因为怕陈燮有想法。登州营打仗,朝廷是不给钱粮的,这就算了,现在山东一省的钱粮都不给了,你还得交税。正经的守住山东和凤阳,分兵去江浦,那就是做到最大的本分还有很多富裕。

“杨卿,不是朕不同意,而是有难处。这样,你用兵部的名义,给山东发一条命令,让陈燮派兵往西,协助张国维守江北。”朱由检也只能这么说,陈燮现在是巡抚啊,山东大旱,他在忙着抗旱救灾的事情,让他出兵,钱粮算谁的?朱由检不开口,让兵部开口是留余地。

杨嗣昌一想,也只能这样了。兵部草拟一道命令,请调登州营协守江北重镇安庆、庐州一线。然后送司礼监披红,这道命令还在半路上呢,陈燮就知道了。

陈燮不免感慨朱由检的苦逼,左良玉这样的官兵,在陈燮手下自上而下都够杀头的。在大明这个体系内,居然能活的如此滋润,明朝不亡都是怪事。

汇报消息的应娘很安静的等着陈燮的指示,摸着下巴考虑了好一阵,陈燮淡淡道:“这事情我知道了,说说那几个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