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页

常时仁不知道的是,第一天的战果已经把李永芳给吓尿了。要知道,为了修这些壕沟、栅栏和堡垒,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前后动用民夫五万余。栅栏是用木头和青砖构筑,堡垒则用上了从登莱采购的水泥。按照李永芳的设想,怎么也得能坚持半个月的。

“你去给皇上报信,我留下来为皇上尽忠。”李永芳如是交代儿子李率泰,这是他唯一能做到的事情了。作为一个老牌汉奸,他绝对是没有退路可走的。白天战斗激烈的时候,城外的热气球丢下来无数的传单,效果没有在耀州那么好,但是在这个以汉军为主力的城市内,这些传单暂时或许不会发生作用,将来谁知道呢?大概有不少人已经在准备退路了。

李率泰给李永芳跪下,磕头三个之后,二话不说就走了。他倒是个果断的之人,知道登州营的厉害,也知道满足父亲给李家留后的愿望,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

晨色之中,再次登上城头的李永芳,察觉到了新的变化。登州营的炮火更猛烈了,与此同时,一个又一个小队,从各个方向冲进清军的壕沟内。

这是昨夜参谋处研究出来的新战术,壕沟内步枪没优势,短铳没问题。连夜把工兵和掷弹兵装备的短铳都收集了起来,交给这些战术小队使用。步兵队长谢迁亲自带一个小队,准备冲进壕沟。登州营的传统如此,战斗的时候,军官必须冲在前面。

24磅炮对着壕沟轰了十轮之后,谢迁第一个跃起,一手拿盾牌,一手拿短铳,背后还绑着一把工兵铲,胸前挂着一个背篼。冲进战壕,看见几个被炮轰的七荤八素的清军,短铳连续两响,打翻两个,其他清军先后被击中,倒在壕沟之中。

另外一个小组越进战壕,继续往前推,清理下一波清军。谢迁抓紧时间重新装弹,带着这个小组追上去,前方砰砰的响了起来,冲上去一看,十几个清兵从附近的壕沟里冲了过来,被短铳打翻一半,另外一半跟这个小队打在一起。是刀枪,一边是盾牌加工兵铲的组合。

工兵铲是堑壕战的大杀器,看看己方不落下风,谢迁没着急上去帮忙,而是先观察周围,发现一股清军大概有五十人,正在从另外一道壕沟冲过来,连忙回头招呼:“左边,手榴弹。”

滋滋滋,引线点燃,手榴弹丢了出去,轰轰轰的几声后,冲到二十米外的清军被炸翻了一片。谢迁立刻跃起,冲向那些清军,手中的短铳响了两下,快速的抽出工兵铲,对着正在扑来的清军,一手举盾牌,挡住砍来的一刀,转手对着脖子就是一铲。锋利的铲沿,划开了动脉,血箭滋的一下飙了出来。

嗖,一枚弓箭破风而至,狠狠的扎在谢迁的背后。巨大的冲力让他往前一扑倒,好在穿着防刺服,里头还有一层锁子甲。就算如此,背后也疼的离开。回头一看,弓箭来自二十米外的一个堡垒上,看见三个弓箭手,正在拼命的射,连续有士兵中箭倒下。

“堡垒,手榴弹。”谢迁对靠过来的士兵喊了一身,这士兵立刻点燃手榴弹,丢向堡垒处后立刻趴下。轰的一声,堡垒上的弓箭手飞了起来。“干的漂亮,继续。跟我上。”

类似的小队一共派出去一百个,在炮火的掩护下,突击速度果然快了许多。炸药包,手榴弹,不断的敲掉一个又一个堡垒。速度是快了,伤亡也大了。一天的战斗下来,摧毁了近五百个堡垒,伤亡也超过了三百人。

一道一道栅栏被攻克,推倒之后,填入壕沟内。炮兵和步兵的掩护下,民工推着小车上来,沙袋丢进一道一道的壕沟内。天黑前,成功的推进到城外的二百米左右。这个结果,让李永芳几近绝望,壕沟、栅栏、堡垒的组合,五千多士兵的防御,看上去也只能坚持三天。

24磅大口径的火炮,给清军造成的伤亡不算太大,但是震慑效果绝佳。不断有清军因为炮击,从壕沟里跑出来,视图逃离战场,反倒死在了爆炸中。

李永芳唯一的选择就是战死,每天的战斗时都在城头上,确实起到了鼓励士气的作用。但是战争模式的变化,习惯了跟明军打仗的清军,对于登州营的战术,很那适应。伤亡对比非常悬殊,尤其是在炮兵的面前,那些堡垒被压制的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