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也没留他,心说大炮这玩意,还得看谁在用。再说了,登州造的大炮,比汤若望造的更好。还不如动心思,说服陈燮,弄一些大炮来京师补充武库算了。
汤若望到了登州,没去学习铸炮,被孙元化拉去了制造局,看见了一台蒸汽机的模型之后,这俩就疯掉了,一门心思扎了进去。同样疯掉的,还有一个宋应星。这位先生是自投罗网,为啥呢?他在写《天工开物》一书,写了一半,听说登州制造很牛,这心里痒痒,忍不住自费来登州考察,官都借口身体不好给辞掉了。
到了登州,一开始在私人的厂子里流窜,听说最好的厂子在军器局,想进去人家不给面子啊。军事禁地,就算是你有功名,人家也不买账。赶上鲁未略奉命成立制造局,针对性的研发攻克蒸汽机的难关,面向社会张榜招聘专业人才,待遇从优。在私人厂子里流窜的宋应星,对于军器局的制造技术心痒难耐。也真能放下架子,跑去应聘了。
负责招聘技术人员的孙元化,一看是他,立刻就给他收下了。宋应星的实际操作能力一般,但是架不住他见多识广,在里面出主意,还是很有作用的。三人为核心的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搞了个攻关小组,整天把围着蒸汽机的模型转。
你还真别说,忙活了一年的功夫,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造,真给他们鼓捣出来了。
陈燮听完鲁未略的汇报,心中窃喜。立刻让人回张家庄,去取另外一个模型。什么模型?
孙元化、宋应星、汤若望,三人正在围着蒸汽机的样品忙活,这玩意造出来是造出来了,但是大家真不放心。为啥?过程太艰辛了。这玩意有很大的危险性,为了造出这个还算凑和,能够安全运转三天的蒸汽机,期间锅炉爆炸多次。
第四百四十一章 重逢的炙热
付出了死伤三十来人的代价后,一台蒸汽机经过反复的修缮,能不能达到模型的效果?大家心里真的没底。蒸汽机这玩意,理论上不难理解,难的是部件的铸造。虽然有样子可以模仿,但是这个逆向推理,也不是说能行就行的。锅炉这玩意,会爆炸的。
鲁未略进来的时候,三人还顶着巨大的噪音,亲临第一线观察蒸汽机的运转。样品已经完成正常运转72小时的实验了。期间停了一次火,一帮人反复检查,决定进行新的一次实验。看看到底能坚持多少时间。这时候鲁未略进来,大家耳朵里都堵着棉花,根本没注意到。
等到鲁未略伸手拽了拽汤若望,大家才发现了,一顿比划手势,跟着出来了。
“哦,思华来了?请我们去?”孙元化很高兴,堂堂的老爷,现在混到脸上还有烟火色,居然依旧兴致勃勃,如同焕发了第二春。这就是技术狂人啊。换成别的人,真是拉不下这个脸来。汤若望更是兴奋,到了登州,看见了陈燮编写的初级教材、中级教材,还没觉得怎样。看到高级教材之后,分类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课,直接就给他放倒了。
现代社会的初三水平,绝对是领先这个时代的东西,很多东西,汤若望根本就看不懂啊。尤其是教材里头,动不动就是陈氏某某定理,怎么不要脸的名称,直接让汤若望五体投地。这才是学术大牛啊,跟他比,欧洲那点自然科学,简直不值得一提。
宋应星则比较冷静,他是技术兴趣流,对于这些东西,他的兴趣是写书,收集素材。
三人出了制造局,来到陈燮在登州城内的住所,刚进后院,就听到呜呜呜的声音。顿时眼珠子都圆了,这里也有蒸汽机的模型?等他们进来之后,看着陈燮趴在一张桌子上,低头看着刚刚组装好的模型,一辆蒸汽火车的模型,在轨道上冒着烟奔驰的时候,都不会说话了。
这就是技术的力量,这就是工业的力量。陈燮看着三人的反应,做了个请的手势,三人上前来,盯着在跑的火车,不断的冒烟,发出呜呜的声音。这是一个小型的蒸汽机,模型能跑起来,说明在现实中也能。他们可不知道,为了这个火车的模型,陈燮单独定做,花了不少钱呢。大家看的眼珠子都不转的时候,陈燮笑道:“喜欢的话,就拿回去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