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燮这才反应过来,感情就这么一张。当即骂:“真小气,就送一张熊皮,既然这样,那都别要了,收起来,等下一次来了大家再往外穿。”啊……!周秀英呆住了,叶纤云一伸手,给抢了过去道:“我去收起来。”
普特曼斯和揆一“安静的”等了三天,居然一点动静都没有,这一下都着急了。屡次让人给杨龙友带话,但是回答都是去华亭县城忙公务了。
这时候就看出区别对待了,每天在街上乱窜的荷兰人,不但的得到消息,葡萄牙人如何,英吉利人如何,西班牙人又如何。其中最讨厌的就是葡萄牙人,他们第一个拿到了所谓的经营许可证。两人到船舶司问过之后才知道,葡萄牙半个月前就到了,然后不知道走的什么路子,见到了陈阁部,得到了同意才拿到的通行证。
葡萄牙人是怎么让陈燮点头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种产自巴西的植物,这种植物叫橡胶,而且还明确要求是三出复叶的橡胶树苗。这是陈燮点名要的东西,没有这个,别的就不要谈了。葡萄牙人表示一定给陈阁部大人送来,这才得到了许可证。
为了这个东西,陈燮还得走广东那边的关系,派人去海南岛上开荒,准备种植橡胶。你还真别小看这个东西,整个世界上,能在中国种植的橡胶,只有巴西这种树苗。而且橡胶树这个东西,很难伺候的,你得育苗。不像巴西那里,都是天然的。这玩意种植起来很讨厌,育苗很麻烦,而且还要有营养足够。
陈燮这里还准备了一个坑,就是这个经营许可证,为期一年。每年都得重新申请,很麻烦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搞这个,就是要自抬身价。大明开海,就已经很给你们面子了。以前在大明,番人想做买卖都不能上岸的,葡萄牙人骗了一个镜壕,大明为这个记恨了多少年都没忘记。觉得番鬼就是不可靠,都是骗子。搞的葡萄牙人的生意反而难做。
现在华亭新区这个随便可以交易的许可证,真是欧洲国家都眼巴巴的盼着的东西。从明末到清末,整个中国对外贸易都是顺差。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本来不是产银大国的中国,都混上银本位了。可想而知,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物产对欧洲的吸引力。
可惜的是,这种优势丝毫没有被发挥出来,闭关锁国的政策,最终也没能逃掉被大炮打开国门的命运。真正是自作孽!当然了,统治者往往都是短见的,他们看不到整个世界,只盯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关上门过快活日子,这一点在没有被打疼之前,是不会改变的。
也就是在明末这个时间段,内忧外患的前提下,陈燮的出现,才有机会强行推动这个东西。不愿意看外面的世界,那也由不得你。明帝国到了明末,为了朱家王朝的长久,朱由检一直在努力支撑,突然看见了希望,谁拦他都得跟你往死里整。
“江山永固”这个说法,太具有吸引力了。以前大臣们还能骗骗没有什么见识的朱由检,那是因为天下都这么烂,大臣都这么烂,武将也都这么烂。看不到任何的希望,现在有了陈燮,他的出现扭转了朱由检对臣子的认知,自然的会有所倾向。不是不行,而是大臣无能。
第五百零三章 操之过急
明荷谈判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作为谈判代表,杨龙友对这个身份并不适应,但是不影响他狮子大开口。“荷兰国无故侵犯大明领土和领海,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考虑到荷兰国方面,确实体现了一定的和平诚意,本官受朝廷委派作为谈判代表,提出以下三点。第一,严惩战争发起者;第二,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第三,荷兰国赔偿大明白银八百万两。”说实话,说出这个话的时候,杨龙友是照本宣科,但是也被自己的话吓着了。八百万啊,这大明一年的税赋才多少银子?阁部大人真敢开这口啊!
毫无疑问,这个谈判立刻陷入了僵局,前面两个还好说,随便找几个替罪羊,假装保证一下就行了。第三个绝对无法达成一致,开什么玩笑,我们是来发财的。这银子没挣着,先配上八百万,想都不要想。荷兰人也知道要跟大明正常贸易,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约翰总督给的底线是一百万两白银,多一两都没有。而且还不打算一次付清,分五年来给。
现在这个数字,双方无疑谈不拢了。普特曼斯和揆一,当场就站起来,拂袖而去。这俩连讨价还价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数字太大,没法操作。杨龙友倒是不着急,有陈燮在江南坐镇,也不怕什么外藩犯边的事情发生,来多少都是被打回去的命。什么擅起边患之类的罪名,有陈燮这个大个子扛着,他也没啥好担心的。
不欢而散,杨龙友去汇报,陈燮正在欣赏奥斯曼舞娘的精彩表演,浑不在意的挥挥手道:“我知道了,不着急,慢慢来嘛。坐下,一起看舞蹈,很精彩哦。”杨龙友直接就告辞了,他可不敢留下来看这种淫荡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