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陈平就起来了,在院子里散步之后,回到餐桌前,米拉精心准备的早餐,还有一叠今日的报纸。每天要看的第一份报纸,不是什么《明报》,而是大明官方的喉舌《京都时报》。别看这份报纸的影响力不算最大的,它确实整个国家政策的方向标。
“财政部公布了半年的财政状态……”一目十行的看完官样文章,正准备换一个话题的时候,突然陈平的眼睛往前一突,死死的盯着报告里面的一句话。“拟修改货币发行方案,交付国会审议。”什么方案?什么内容?怎么会有这么一句话?
作为掌握了大明货币发行权的银行总裁,陈平深知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反复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终痛苦的闭上眼睛,打了个寒颤,无力的往后一靠。
不管这个方案的最终结论如何,陈平都知道,父亲要进行新的改革了。这一次的改革,将从金融下手,首当其冲的就是货币的发行权。大明现行的货币是金银本位,有赖于在海外殖民地的大肆收刮,金银的储备一向充足。但是有一个问题,陈平一直没有放弃过关注,那就是黄金的储备。大发银行黄金储备的管理权利,并不在陈平的手里。也就是说,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仅仅是在法律上规定了可以换成相应价值的黄金。实际上呢,少量的换民间资金就可以解决,大量的换,那是要被抓起来审问,是不是有什么不良居心。民间的很多金银首饰店,经营的黄金都是来自于民间,黄金一旦进了库房,那是不可以出来的。
大明现在有多少黄金储备,知道的人很少。以陈平的地位,都不知道具体的数字。只知道,这些年在辽东某个秘密的地方,存放着大量的黄金。在大发银行的金库内,存放的黄金数量不过区区五十吨,比起这个秘密的存放地,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随着海外殖民的兴旺,大明内地的白银海量的流入,又以纸币的方式在市面上流通。因为国家的一些政策,大明的货币一直相对的稳定,但是陈平很清楚,他接任银行的事务之后,货币一直存在贬值的过程。现在的白银购买力,比起过去来说,将近缩水了一半。整个过程,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因为民间现在流行的是纸币,白银在民间的储备量相对稳定。
那么做一个假设,如果内阁要收回货币的发行权,以金本位取代银本位呢?
第八百九十三章 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九)
因为贸易的绝对强势,当今国际的银价实际上是由大明决定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白银作为货币的载体就会导致大明再国际贸易中出现各种不必要的损失,就像清末。毫无疑问,现在进行币制改革毫无必要,也就是说留待将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陈平判断父亲要在货币发行权上做文章了,不会再允许大发银行继续把持货币的发行权利。
为什么会这样,陈平不明白,即便做了这么久的大发银行的总裁,对于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陈平并没有太多的造诣。思之再三的陈平决定静观其变,当务之急是开启对这方面的总结和研究。银行发行货币的赢利模式,这其中的道理总结出来,为今后做准备。
陈燮并不知道,自己一个提前埋下伏笔的做法,引发了陈平开启对金融理论的研究投入。之所以要提前铺垫,实在是因为把货币发行权交给私人太可怕了。混乱的民国时期,是个银行都可以发行纸币,只要有信用保证就行了,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现在还是银本位,将来谁知道呢?这东西总是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发生变化。归根结底,就是利益在作祟。陈燮可不希望,自己离开大明之后,以陈平为首的财团,强大到能把国家变成傀儡。至少不能让这些人把大明政府变成傀儡。
瓦伦西亚的战斗进行五天了,从第三天开始,战斗进入了“白热化”,至少孔代是这么看的。联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勇猛的进攻,每天都能向前推进百余米。大明的军队躲在掩体内,不断的射击,但是抵抗程度并不算太激烈。往往白天坚守,到了晚上,大明帝国的士兵就会放弃掩体,躲到后面一道掩体内继续战斗。郁闷的是,联军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是却没有发现哪怕一具大明帝国士兵的尸体。
“告诉孙老三,乖乖的呆在卡尔莱特,现在还不是他们表演的时候。”李鸣一手摸着下巴,眼睛盯着地图,现在他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联军跑路。为了拖住联军,摆在正面的只有一个旅的兵力,还有一个旅作为预备队。其他两个师,都藏在卡尔莱特。
不客气的说,如果仅仅是想击溃对手,用一个陆战师就能做到。问题是他不能不拖几天,目的在于堵住陆军的嘴。将来这个嘴皮子官司肯定有的打,原因很简单,本来的说好的登陆时间提前了,原定的计划是联军主力与陆军主力接触之后,才发起登陆战役,在软肋上来一下,彻底的放干西班牙的血。
现在等于海军摆了陆军一道,问题是,李鸣并不知道,陆军反过来也摆了他一道。什么围歼敌军主力这种事情,您自己慢慢受累吧,陆军本着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去了。就算你在牛逼,歼敌再多,能比的上占领首都来的光荣。还惦记踩着陆军上位?美不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