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腾翼带着赵然缓步向前,过桥,穿廊,越池,边走边介绍:“这是闻香池,旁边就是白花坡,花香不断……这是白鹤亭,水塘中这些白鹤是丹鹤师叔的徒弟……”
说着,二人来到一处宽阔的方场,正对面一栋恢宏的殿宇上写着“三清殿”,左侧为“天师殿”,右侧为“火德星君殿”,东北和西北处则是钟楼和鼓楼。
路上过来时不见一人,到了此处却遇到了几个素袍道士,有老有少,各自抱着箱子和竹篓,这几个道士见了卓腾翼后稽首为礼,口称:“见过卓黄冠。”
卓腾翼点了点头道:“这便是赵致然,拜在江师兄门下为记名,已入了道士境,今日第一次入馆,是来授箓的,你们也见见吧。”
那几个道士又向赵然稽首:“见过赵道士。”
赵然不知该怎么称呼,只好还礼道:“几位慈悲。”
几个道士中的年长者禀道:“卓黄冠,严长老已经吩咐过,请这位赵道士且于此处相候,长老们即刻要为赵道士授箓。我等还要进去布置,就不相陪了,请卓黄冠和赵道士恕罪。”
卓腾翼点了点头,赵然则客客气气道了声“多谢。”
几个道士抱着东西鱼贯而入三清殿,只留赵然和卓腾翼在阶下等待,赵然便问:“刚才那几个师兄……还是师叔?”
卓腾翼笑道:“是华云馆的俗道,并非修行中人,但也是受过牒的。”
赵然好奇:“俗道也能入华云馆?”
卓腾翼道:“十方丛林有火工居士,馆阁之中同样也缺不了,修行一途关山重重,是绝没有时间和精力耗在日常琐事之上的,境界不到,一样要吃喝拉撒,这些事情便有俗道们来做。这些俗道有的是修士们捡来的孤儿,有的是前辈们遗下的亲眷,可惜都没有修行的天赋,愿意出山的便给一场富贵,不愿出去的,便留下来做些起居……你可以和他们师兄地相称,但他们却会称呼你的箓职,这是几百年留下的习惯,并非我辈修士看低他们。我辈也万万不要鄙薄其人,还须善待为好,毕竟真要说起来,也许他们的祖上便曾为道门立过大功,又或许有一天,你的后人也会是他们其中一员。”
正说着,就见陆续有人来到三清殿,有些就站立在殿前方场上,左右各自站立一排,有些则迈步跨入三清殿中。卓腾翼连忙指点赵然正紧衣冠道袍。
忽听钟楼和鼓楼内钟鼓齐鸣,卓腾云从三清殿内出来,喝道:“请君山庙庙祝赵致然,入三清殿授箓!”
赵然连忙迈上石阶,上得九阶方场,从殿前排列的道士中穿入,在三清殿门槛外的蒲团上长身一拜,跨槛进入后,又在三清道祖座下大礼叩拜,敬香,颂词。
此时,赵然才有机会打量殿内,只见三清像东北侧站立着五位披着杏黄道袍的高冠道士,看模样最年轻的都在四五十以上,不过赵然知道,修士的面相做不得数,有些看上去三十来岁的,也许早就过了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