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刚才一直心存忐忑,尤其是赵然沉吟的那短短几个呼吸,直到看见他点头认可,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但赵然紧接着又向顾腾嘉和夏言道:“除去这五位,我还想举荐三位,不知是否可行?”
顾腾嘉微笑点头,夏言道:“赵方丈有定鼎之功,有什么建言,尽管吩咐。”
赵然道:“吩咐谈不上,贫道以为,京师大乱,需要平抚之处极多,大军的支出、叛乱之后各司衙门的安抚、京城百姓的损失、城墙街巷的整治清理,都需要财计上的支持,故此贫道建议户部尚书会同总办。”
殿中百官中但凡有点根基的,都知道赵然和甘书同的关系,这条提议也在预想之中。当下都点头认可。
赵然又道:“大行皇帝辞世,后续事务极为繁琐,礼部于此熟稔通透,又是当办的衙门,为何不干脆请礼部尚书会同总办呢?想必礼部诸君做起事来也能更尽心、更得力。”
这个提议有点让人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也在清理之中。毛澄在礼部尚书任上多年,却始终未得阁门而入,资历是足够了,只欠有人在上面提一句。这句话毛澄等了快十年,却始终无人提及,没想到今日竟然从赵然嘴里提出来,当真令他百感交集。
最后一位,赵方丈又会提议谁呢?在百官的期待中,赵然道:“还有一位,贫道提议裕王千岁。我们都知道,父死子葬之,陛下辞世,若是没有他的儿子出面主祭,怕是传扬出去,天下人都会笑话的,此为人伦之道。”
第二百六十七章 废还是不废
赵然提议将裕王纳入总办之名,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顾腾腾点头:“此为正理。”
夏言称赞:“方丈想得周全。”
严嵩、徐阶对此均表示认同,他们早就料到了。
但偏偏有人不这么认为,忽听有人在下面高呼:“万万不可!”
众人一惊,举目望去,却是户科给事中霍韬。紧接着又一人站在了他的身边,高呼:“我反对!”却是同为给事中的桂萼。
赵然也没想到,在自己大军环伺的局面下,依然会有人跳出来反对自己,这是一种怎样的作死精神!或者说,这是大明士子中的风骨传承?
这是在史籍和话本中才能看到的人,赵然今日亲眼见到了,并且亲自体会到了被他们反对的滋味。莫非今日会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