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在官场上,没证据的情况下是非常避讳的,但是他却本着一副高调的姿态,没做事,就先质疑起来。
毕竟他没有直接说出来,别人也拿他没办法,暗示性的东西,即使上了公堂,也是有很多解释可以推脱责任的。
而且吕晓河不可能那么肤浅,为了口舌之争就与政法委书记对簿公堂,那样也会显得他这个书记对区里的情况掌控力不足了。
好几次,吕晓河气得都拍了桌子,大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
这小子闹腾起来后,为了顾及影响,吕晓河就减少了与杨无风的接触。他知道自己是绝对惹不起这类帝都红色纨绔,便主动建议杨无风从关中区撤资,一切损失他承担。当然,吕晓河也不是怂货,在电话里向杨无风保证了,说自己虽然暂时斗不过他,但以后有的是办法!
杨无风却偏偏没走,他就不信了,一个酒囊饭袋还能把自己怎么样?是时候高调一下了!
关于公司的发展,虽然因为小人的阻挠,会有一些小小的影响,但杨无风从来没当回事,也的确不需要当回事。
优惠政策是先前订好的,政府方面就算被贺宏业教唆找事,但总不可能出尔反尔。
他就要一步步把公司做下去,倒要看看跳梁小丑能闹成个什么样的程度。
贺宏业不是彰显背景吗?杨无风便带吕晓河去了一趟中南海,见了外公。现在贺家老爷子去世了,贺家在军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此消彼长之下,温家的声势却是正在劲头上!
杨无风高调见老爷子,并且吕晓河也跟着一起,这消息很快就能传开,那些鼠目寸光投到贺宏业一方的官员,该仔细思量下自己的决定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了。
温老似乎也知道他们的目的,说话的时候还在这件事情上提点了几句,搞得吕晓河激动得不得了,以后他就可以对外说,自己靠上温家这颗大树了!
杨无风和吕晓河去温家见了老爷子一面之后,果然贺宏业就消停了很多。
这么大的事情,他当然得到了消息,只是什么时候杨无风成了温老的外孙了,这事以前还真不知道!
如今的贺家已经不是以前的贺家了,贺宏业也是因为郁闷这样的情况,才准备找个什么事情好好发泄一下,刚好就发现了杨无风来了帝都,这才闹出这么一出自以为是的好戏,没想到最后烧到自己了。
贺家的收到消息,马上勒令贺宏业立即停止针对杨无风的一系列动作,贺家在这个紧要关头,容不得半点失误。
可是,事情哪有那么简单,杨无风从来都不是被打了不还手的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