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浩作为刘家沟的一分子,自然也在这堆村民当中蹲着。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村里人这些年被那条泥巴路折腾够了,对修路的事情举双手赞成,更何况刘广聚刚才已经说的明明白白的,修路款这次不搞集资,而是用村里今年租地的钱垫付。

讨论到最后甚至有村民当场表示,如果修路的资金还缺,让村民出一部分钱也可以考虑。这话还得到不少人的赞同,看得出来,今年大家手中都有不少闲钱呀。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不少人已经看到了修路的好处,等这条路修好后,恐怕明年到刘家沟来游玩的城里人会更多。

这次的会开得最爽快,几乎都是赞同的声音。这让刘广聚更加意气风发,隔了一天就心急火燎将联络的施工队叫了刘家沟。

他们准备修一条碎石路,这种路修起来简单,而且省钱。刘家沟到镇里也就十几里,碎石路半天就规划好了,算了一下修路款,到最后修下来的花费不到十万,账面上还剩近一万块钱。

刘广聚又为这笔钱开了一个小会,说想用剩下的钱起一台大戏让全村人乐乐。

也许看到刘广聚终于为村里办了一件实事儿,他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大部分村民竟然是支持的态度。虽然也有不少青年人建议改成放电影,但是在自家老人的烟袋杆子招呼下,纷纷改口。

说到起大戏,最高兴的莫过于村里这帮老人了,现在虽然很多人家都有电视了,地方的小台也经常放戏剧。可是那些老人却总觉得不过瘾,说那听不出戏味儿。

这里请人来唱戏叫起大戏,农村的草戏班子比较多,讲究也少,三五个人就能撑一台戏,而且还弄得热热闹闹的。

刘家沟这些年就没有富裕过,不知道有多少年没起过戏了,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最后一次搭戏台还是当年搞样板戏的时候。

消息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快,一传十十传百,不到三天时间,几乎整个镇的人都知道刘家沟要起大戏了。

很多老戏迷不顾山路难走,特意跑到刘家沟来打听这事儿是不是真的。刘家沟的老人们也笑呵呵的道这事儿千真万确,而且说的时候腰杆挺得特别直。

第五十一章 相当大的场面

什么是碎石路,说简单一点就是用碎石铺成的路。这种路刚整理出来的毛坯异常粗糙,虽然能够行车,但是对车胎的损害却特别大,不过经过压路机碾压后,路基就变得相当平整,完全可以行车。

碎石路造价低廉很适合交通量较小、无重载交通的农村修,再加上大河里就产黄江石,施工队可以就地取材,因此修起来倒也迅速,刘家沟要修的路也不过才十几里,到十一的时候路面已经只剩个尾巴了。

这倒不影响刘家沟起大戏,戏台子早早的就搭在了村头的道土坡上,那个地方宽敞,坡下是几个连着的麦场,正好方便人们看戏。为了腾出看戏的地方,刘广聚还特意指挥村里人将麦场里的作物全部转移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