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你还是叫我名字听着舒服,有什么事儿直说。先说好,能帮的我自然帮,不能帮的你就是叫我刘大叔也没有用。”
“靠,你还想当我长辈,哪有你这么占便宜的。”赵光明一时气结,瞪着眼望着他。
刘军浩却稳坐钓鱼台,轻轻的吹了吹杯中的茶叶说道:“好茶。”
“我还是说事儿吧!”看人家没有道歉的意思,赵光明只得接着说正题,“门口的黑板你也看到了吧,现在我在家闲着没事,想收点知了壳赚些小钱。你女朋友不是在小学当教师吗,你让她帮我代收知了壳行不行?”
“你说啥,让她怎么帮你代收?”刘军浩一时有些迷糊。
“她可以发动学生呀。刘家沟小学那么多学生,让她在你们村开个收购点肯定行,我给她回扣……”
“不行,张倩肯定不干,哪有老师让学生干这种事儿的。”他还没有说完,刘军浩已经开口拒绝。
“怎么没有,刚才一小的一个老师还我这里送了三斤多知了壳呢。”
“我脑子没有进水,这还没有入伏呢,他能收那么多知了壳?”刘军浩当然不相信他的鬼话。
“嘿嘿,是他一个学生去年弄得,当时没来得及卖。不过今年卖算是对了,你知道知了壳现在多少钱一斤?三十块钱。”
“啥,这么贵?”刘军浩也是听的一愣,“往年郭老四收的一斤也就十八块钱,怎么一下子会长那么高。”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从近处说就是以前咱们镇的路没有修好,外边的收购信息进不来,因此郭老四才会拼命的压低价格。今年不同了,人人都知道知了壳能赚钱。你收我也收,这价格自然就涨上去了。
往大形势上说这几年知了壳的价格一直都在上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其实就是现在城市吃知了成了一种时尚,各大餐馆几乎都有‘油炸知了’这道菜,那些没有脱壳的知了一个能卖一毛五分钱。这比找知了壳要省事的多,而且来钱快。知了大量流入餐饮市场,知了壳自然就少了,价格也就上涨。”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平时看这小子吊儿郎当的,没有想到说起生意来竟然头头是道,看来真是遗传了他老子的优秀基因呀。
“怎么样,这活不用什么本钱,只要你逢集往邮局邮东西的时候朝我这里跑一趟就行,每斤我给你三块钱的提成。”赵光明见他不吭声,又开口说道,“就当是帮兄弟一个忙”
“我帮你回去说说,不知道她会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