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郁闷之余他确实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如果是陌生人你完全可以不理会,当这人不存在。可是张倩二嫂说到底还是亲戚,她要是真的来了你招待不招待,总不能大老远的把人家赶走吧。

幸亏她家只出了这么一个极品人儿,如果再有几个刘军浩还真怕自己扛不住。还是照张倩说的办,来了也不给她好脸色看,否则还真蹬鼻子上脸。

张倩这次提前回来还有一个事儿就是父母这几天要到刘家沟,她害怕刘军浩这边安排不妥当,所以早早的赶回来了。

其实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张妈已经来过一次了,也算是对刘军浩家相当熟悉。

不过两次来的意义不同,上次主要是相女婿,这次是商量两人结婚的事儿。张妈倒是一个果断的人,认定刘军浩是自己的女婿后,就暗中催促着两人结婚。在家这几天她也没有闲着,领着女儿到市里边的寺庙和路边的卦摊上很是转了一遍,都是算女儿和女婿生辰八字合不合的。

张倩以前也不信这东西,可是轮到自己头上她还是有几分忐忑不安,也就由着母亲的性子摆弄。

不过还好,两个人的八字没有啥不合的地方。

以前在宿舍的时候几个姐妹曾私下讨论不到三十岁,谁也不要结婚。好像自己的年龄也不是很大呀,张倩很是怀疑母亲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将她嫁出去。

其实这就是年轻人和长辈之间的思想差异,老年人总是希望儿女能够早点安定下来,这样能让他们少操一份心。

“对了,我妈还让咱们别忘了,给赵叔和王姨一人买双鞋子。”

“送鞋子干啥,人家也不缺呀?”刘军浩很是疑惑。

“当然是给媒人的谢礼了,这个你都不懂。”两人以前商量过,媒人和长辈都请赵教授夫妇担任。

“哪有给媒人送鞋子的,我们这里都是送猪肉、果子、酒、白糖,这叫四色礼。”

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刘军浩对家乡的风俗还是相当了解,他们这里给媒人送的四色礼很讲究的。猪肉一定要切成四五十厘米的长条形,这叫礼吊。果子和白糖要用散装的,最后用那种牛皮纸包好,上边还要贴上一个红红的喜字。现在没有卖散装白糖的了,人们送礼的时候都是到商店买好白糖重新撕开用纸包装。

“猪肉”张倩听了也很纳闷,不知道该送什么好了。真是出门三里地,风俗大不同。

事情宜早不宜迟,父母过两天就来,媒人的事情当然要提前安排好。她一到家立马给母亲打电话,结果张妈一句“入乡随俗”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