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一斤麦子八两面,一斤红薯二两粉”,麦子的出粉率很高,一斤麦子能够打八两多面粉。红薯则不同,不但要除掉水分,还要刨出粉渣。所以一斤红薯如果打精粉面的话,能出二两已经很不错了。而在老人的话里,刘军浩这红薯能打三两精粉面,绝对是高产。当然如果是打粗粉的话,那产量更高,可以出到四两。
接着他又直接不远处的车子说道:“那家的就不行了,别看他的红薯个头也挺大,不过都是大老憨白红薯,打出的粉不但少,而且粉面粗,下出粉条也不好吃。”
那车红薯是刘军奇家的,他听的直缩头,根本不敢往车前凑。
这老头是谁,你夸人家的红薯好就直夸吧,为啥要拿我当反面教材?刘军奇现在很受伤,心中泛起叽咕:等回去的时候给几个人交代一声,别让他们往村里说,不然自家婆娘听说了肯定要闹腾。
刘军浩家的红薯最初装在蛇皮袋里没往外掏,因此大家也不怎么在意,现在听人家一说,都凑上前去掰了半个尝尝。
正主儿没说啥,反倒是猴子愤怒起来,用爪子指着众人上蹿下跳,似乎想把他们赶开。一看没人搭理它,这家伙又开始拽着刘军浩的衣角叫个不停。
尝过之后,个个赞不绝口。这红薯脆生生的,吃到嘴里甜到心里,这群人开始琢磨着明年春上等刘军浩家下红薯苗了要些栽自家田里。
二麻子最初也有这个想法,不过他很快回过味来。貌似人家的红薯秧还是从他家找的,一样的秧结的红薯却不一样,那就是土地的问题了。
看样子还是多学点知识好,有技术就是不一样,不管啥种子到人家手里都能长出好庄稼。平时没看刘军浩怎么管理过,从头到尾都没有撒过肥料,更别说打药了。
可是眼前的红薯……真让人没的说。
这难道就是赵教授说的“桑基鱼塘生物圈”?二麻子脑子里冒出个新词。当初他和赵教闲聊的时候听人家说过,水沟中的黄鳝泥鳅排除的粪便是上好的肥料,用在土里很长庄稼。
至于他们经常买的那种成袋的肥料,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而且作物成熟后味道也没有用土粪种出的好。
看来回去后还是要多沤一点土粪,等明年春上的时候好往地里使。
一会儿工夫,二麻子已经想了不少。
聊了半天,众人才知道眼前的老人是这家的主人,进屋调试机器的是他儿子。
等机器调试完毕,大家都开始忙乎起来,拎水桶的拎水桶,提竹筐的提竹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