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亮,可是实际效果却是“致富致富,越致越负”。下边的村民闹得没脾气,最后任乡里说什么,再也没人听了,强制都不行。
要说向领导的初衷还是好的,想让大家都富裕起来,只不过想法有些想当然而已。
这些年好点,乡领导不闹腾,村民们自己找项目,自负盈亏,慢慢的日子倒是富裕起来。
“我说广聚,乡里给找的项目要不要集资呀,如果集资的话没说的,我家交钱,可是地别动行不行,麦都长那么高了。”刘五爷张口就顶撞起来了。
“就是,交钱可以,地还是不要动了。”二麻子跟着插口。
看来村里人的想法相同,都对这个所谓的项目不怎么感冒。
“你们……听我说完好不好,真要动地的话我早拒绝了。这回不动地,是让我们办养鸡场,乡里还答应给部分扶助资金。”
“养鸡场?”几个人又面面相觑起来。
“对,我觉得这个项目还是可以的,咱们村农家乐比较多,每天消耗的鸡子不少,你们逢集不是都要上街买吗,咱们办个养鸡场的话,完全可以保证供应。”他说的是事实,随着游客的增多,刘家沟村民自家养殖的土鸡完全供不上消耗,不少人家已经开始转到镇上收购了。甚至因为这个,镇上的土鸡价格不断攀升。
“可是人家来这里吃的就是土鸡,你弄那饲料鸡根本卖不出去呀?”刘启勇反问道。
“谁说是饲料鸡,咱们也学电视上那样,整出一片山林散养,鸡种就买小浩家的鸡蛋孵化,那鸡蛋有保证。”刘广聚说完看了刘军浩一眼。
“我这边没问题,就怕母鸡屁股供应不上呀”刘军浩笑着打趣了一句。
听支书详细解释后,村里人都开始仔细思索:似乎这个村办养鸡场听起来比较靠谱的。
第二百八十三章 偷桃
按照刘广聚的说法,现在刘家沟的品牌已经打出去了,至少在周边几个城市小有名气。我们要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这个品牌,不但要让游客走进来,大山里的产品还要走出去。
以前没发现支书这么能说,现在听人家噼里啪啦的讲一大通,众人听的都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