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见过一面,但是李玉对着小伙子的印象比较深刻,知道他手里边很有两把刷子的。经过那半天的接触,发现这小伙子为人还不错,动了惜才的心思,想让他到自己手下当兵。哪知道这人很特别,竟然不愿意吃皇粮。
刘军浩却是自家知晓自家的事儿,他这人性子懒散,受不政府部门那种条条框框的约束。加上也没有熟人,真要到了镇里边上班,不要半年功夫准被人家撵回来。
不过也因为那天醉酒,他另有了一番机遇。现在这日子,过得是舒坦自在。
中午那道红烧鳝鱼自然让一众干部赞不绝口,齐镇长还饶有兴致的问起了黄鳝养殖的问题,说是村里准备扶植一个水产养殖户,问刘军浩愿意不愿意。
刘军浩倒没动多大的心思,只说考虑一下。关于扩大养殖的事儿已经不是一个人提过,而且条件相当丰厚。那个王大胖子甚至愿意自己掏出全部资金,只要刘军浩出技术,然后给他三成的股份。不过他倒是一概拒绝,知足常乐,细水长流比暴富要好的多。更何况自己守着院子,挣的钱并不少。
下午送乡领导走的时候,刘广聚悄悄地拉着刘军浩叮嘱了一番,让他回家弄些黄鳝送给领导。当然,这钱村里出。
刘军浩倒没有多大的反感,请吃、吃请,这些不过是人情往来而已,值不得较真的。
乡领导参观完没两天,那两千只土鸡崽就送到刘家沟,正式入住鸡舍。
养鸡场成立,刘广聚很快又为鸡舍的管理人员发起愁来。要说这活特别轻松,根本不用花费力气。平时撒些饲料了事,等晚上把土鸡赶回鸡舍就行。而且工资也不算低,一个月三百块钱。
可是即使如此,村里的年轻人也不愿意干。主要是这活的时间太长,一天需要二十四小时蹲点守候,吃住都必须在养鸡场中。
最后,刘广聚只能请刘五爷和老牛头等三位老人帮忙照看。
第一天还好,等第二天一大早,刘五爷就红着双眼跑到刘军浩家里借猫。
“借猫干啥,你家不是有猫吗?”刘军浩奇怪的问道。农村老鼠多,刘家沟几乎家家户户都养有花猫。
“你说呢……当然抓老鼠了。不但要借你家的猫,村中只要谁家有都借过来。”刘五爷气呼呼的说起原因。
感情……养鸡场最大的隐患不是黄鼠狼,而是老鼠。昨天晚上刚睡着,鸡舍就闹腾起来,那些半大的土鸡唧唧叫成一团。
刘五爷和老牛头以为是闹黄鼠狼了呢,赶紧穿上衣服起床。结果把手提灯打开一瞧,却发现里边钻了七八个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