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应该是,这应该是咱们村以前那种土窑烧出来的。”老牛头用手在上边掰了两下,最后很肯定的回答。

“这砖头是用来干什么的?”郭记者好奇的问道。

“我刚才少说了点,土窑烧砖头,一块砖头要烧一斤柴,一般来说,一窑砖头只要二十四小时就能烧好。烧过劲儿的话砖头就会发酥……”

“可不是,这和砖头发酥一个样。”刘五爷立马反应过来,难怪自己刚才觉得熟悉。

“砖头发酥在窑里边就烧成水了,等要到火熄掉,那砖头拿出来跟发酵的馒头一样。不过这个肯定是时间更长,砖头全部黏糊在一块了。我年轻的时候在窑厂帮过工,经常碰到这情况。”

砖头烧成水,一大群人觉得像是天方夜谭。

“没什么稀奇的,泥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烧成砖头主要是物理变化。咱们那种土砖坯在烧结温度下,泥土表面达到熔点,再经水冷却后,就变成具有较高强度和硬度的砖头了。当然超过熔点会完全融化呈液体……”这个时侯,那个古生物专家跟在后边解释两句。

这个解释,倒有些说的通。

弄了大半天,只是一堆烧制失败的砖头,众人的失望可想而知。尤其是刚才下去挖坑的那几个人,都觉得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波三折

以前的土砖和现在的砖头还是有区别的,土砖出窑之前要用凉水在窑顶浸润过水,这样烧成的砖头颜色乌青,特别结实耐用。

不过土砖烧制太麻烦,一窑砖头需要一天一夜,然后还要人守在窑顶浸水。这浸水过程更繁琐,不是单一将水倒在上边就行,必须时时掌握着火候和水的用量。水使用过量,很可能把窑火浇灭,那砖头就烧成生茬子。使用过少,出来的则是红砖。

因此一窑砖头烧下来,即费心又费力,最少需要三五天时间。那些窑厂为了赶活,早已经没有人这么做。

现在镇上用于建筑的砖头清一色的是红砖,年轻一代认不出这东西也情有可原。

按老牛头的说法,早些年刘家沟不但烧制瓦罐,同时还烧砖头,这个大家伙应该就是那时间烧出来的。一般的砖头即使烧酥也不会这么离谱,最多不过是底层部分成琉璃砖,上层还算是好的。像眼前这情况可以说很少碰到,估计动土的时候忘记给土地爷烧纸上香,因此一窑砖头全部烧毁。至于刘启华刚刚挖到的那个香炉碗,肯定是当时的泥浆供土地爷用的。

那些鬼呀神呀的,年轻人自然不相信,可是他们都知道老一辈人信得很真,心中虽然不以为然,可也没有开口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