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有人发明了撑子。把两根芦苇杆绑成“v”型搁置腰部,尖端对准前方麦陇,然后用绳子挂在脖子上。这样一路走下来,麦子就自然而然被分开,根本伤不到麦苗。
“那我院里的黄鳝咋办?要不你们自己上山得了,反正已经去过几次,路都很熟的。”
“让他们上山,万一碰到野猪啥的咋办,咱们大青山外围没有狼,里边可保不准。黄鳝让赵教授帮忙看着,以前你往老丈母娘家的时候人家招呼的不是很好吗?你要不同意,我找你媳妇说说看。”刘广聚却知道他纯属偷奸耍滑。这人他打小就知道,属于那种牵着不走,顺着倒退的人,只有给下死命令,他才会遵守。
“得,我当向导还不行。”刘军浩看话都说到这份儿上,只能点头同意。说句实话,这个季节,他还真懒得往山上跑,现在往院里边一坐,喝着蜂蜜,小日子要多自在有多自在。
“谢谢你了,上次刘长林给我们当向导的时候已经说过,说你对山上的鸟了如指掌,要想掏什么鸟窝,直接找你一定行。”孙玉涛见他们说话,也笑着称赞了一句。
“呵呵,这倒不是吹的。”刘军浩对自己观鸟这一手还是比较自信的,上次陪庞旭那吃货上山的时候,他无意露了一手,全场皆服。
“我们这次的调查就和鸟有关系,朱鹮你知道吧?”徐东方扶了扶眼睛问道。
“这我咋不知道,不是被人称为国鸟嘛,主要在陕西秦岭那地方,听说现在已经繁育到几千只了。”刘军浩回答的挺流利。小学语文课本上也有一篇关于朱鹮的文章,上次老婆做教案的时候还是他上网查的图片,因此对这东西相当熟悉。
“那就好办,你知道咱们这山上有没有?”孙玉涛追问了一句。
“大青山……你开什么玩笑,大青山怎么可能有朱鹮?”刘军浩相当惊讶的看着两人,全世界都知道,只有陕西那地方尚残存有朱鹮,其他地方一概没有。
“不是没有,只是尚未发现而已。据我们所知,你们村就有人见过”徐东方跟着解释道。
“谁?”刘军浩更加惊讶。刘家沟有人见过朱鹮,这和天方夜谭没什么区别。他小时候被人称为掏鸟大王不是没有根据的,说句吹牛的话,他养过的鸟比有些人见过的还多。上小学的时候对养鸟事业比较着迷。只要看过的鸟,都想法设法掏几只幼鸟养着玩。青庄、啄木鸟、鹅盖子……甚至翠鸟他都捉过。说到翠鸟,要想捉住这玩意儿实在不容易。它们贼机灵,很少有人看到翠鸟窝,刘军浩还是机缘巧合下才发现这东西竟然会在岸边打洞。那洞比老鼠洞还要深,他逃了半天学才挖到底部。
因此说起对周围鸟类的见识,刘军浩自认为在刘家沟数一数二的。
“你们村的刘五爷,他说年轻的时候见过朱鹮”
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发现
“刘五爷,那没的说……”刘军浩很服气的回答,人家老爷子活了七八十岁吃过的盐比他吃的饭还多呢,这个根本没有可比性。不过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刘五爷见到过朱鹮,老爷子不会眼花将其他鸟儿认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