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浩,你说说原因。”刘广聚扭头喊了一声刘军浩。
刘军浩本不想出这个风头的,不过既然已经点上他了,自然也不会再推辞。
第一次当中讲话,他本来以为自己的心理素质够可以,应该不会怯场的。可是刚走到台前,一看黑压压的人头都看自己,他立马就觉得腿有些发软。
“广聚叔,还是你说吧……”
“你这熊孩子,有啥可怕的,他们都是一个村的人,能吃了你不成?”刘广聚自然看出他是怯场,就站在旁边打气,他倒是忘了自个第一次讲话时的情景。
刘广聚第一次当中讲话这事儿村里人提起来就笑的合不住嘴,这人比刘军浩还不堪,坐在台上开始哆嗦,开口第一句话原本应该是:“大家都不要吵了,现在开会。”结果他上来就是:“大家都不要吵,现在散会。”
人群哄的一下子散个精光,当时村里的几个干部傻了眼。还是老支书镇住场子大叫一声:“都给我回来,会还没开完呢。”
出了这事儿,刘广聚对当众讲话更没信心,镇里边有什么指示他都是挨家挨户传达。后来有人给他出了个招数,没人的时候对着玉米地做演讲,就把面前那一棵棵玉米当成是村民。这一练习还真出了效果,刘广聚讲话的时候只当自己是对着玉米地,心里边倒是不紧张了。
“各位……乡亲父老”刘军浩本来想叫“各位大叔大妈”,不过话到嘴边觉得不对味,村里还有很多熊孩子也过来凑热闹了,自己这么一叫可不就差辈。还是叫乡亲父老妥当,虽然不算亲近,可是也没啥毛病。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两种态度
“大家可能都觉得焚烧麦秸没什么,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对咱们村子的环境形象,麦秸一点着,漫天都是灰尘。咱们刘家沟为什么能够吸引游客过来游玩,原因是农家乐的饭菜做得好吗?不是,城里的饭店做的更好。还是说咱们村的住宿条件舒适,也不是,市区高档的酒店多得是。咱们村唯一有的就是这山这水,还有这田野。工作累了,压力大的时候离开城市,到乡村休息一下。渴了,捧几口凉井水或者吃几块瓜;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休息片刻,看看田里的庄稼,河中的小鱼小虾。这些我们见惯了不觉得,可是游客经常不接触,却有一种新鲜感。如果大家都把麦秸在田里边烧掉,那到处都是灰尘,脏兮兮的还有什么能看。”本来还有些紧张的,说了几句话后,刘军浩就觉得整个人儿松懈下来,语气也渐渐变得平和。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他刚准备停下缓口气,结果刘广聚立刻叫了一声好,接着噼里啪啦鼓起掌。下边的人一瞧这架势,也拍起手相呼应。
本来刘军浩讲的斗志激昂,结果被一打断,下边的词语忘得干净,只能傻愣了一下,接着说:“我的话讲完了。”
“别慌,还有收麦秸的事儿没说。”刘广聚又把他拽了过去。
“对”刘军浩脑门上有些冒汗,刚才一激动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掉,“上午我给赵光明联系了一下,说谁家要是麦秸不想要的话他联系人帮着收,一亩地麦秸大概能卖二三十块钱。当然,这麦秸你必须堆到自家的地头。”
简单讲完,他赶紧走下台子,这时才发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张倩也来了,此刻正用手机给他拍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