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吃不了亏。现在人有钱,玩的花样多。斗蟋蟀已经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成为一种消遣方式。现在咱们市里边玩蟋蟀的人不少,差不多有几万人。这些蟋蟀弄回去普通的两块钱一只卖掉,如果好的能卖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么多里边有一两只好货色,我就不会赔本。如果真能得到一只‘将军’、‘虫王’,那可了不得,等于淘到金子了。”霍军和刘军浩做过几年的生意,彼此相熟,因此才会交底。

末了霍军又感叹道,“咱们这里的蟋蟀市场还够不活跃,在山东宁阳,那里依山傍水,草木丰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自古就是有名的蟋蟀之乡。现在每年到宁阳购蟋蟀的人络绎不绝。像这个季节估计有十几万人,很多还是从香港、澳门慕名而来的。那里的蟋蟀才叫贵,据说有的一只能卖上万元。”

第四百九十六章 挖掘刘家沟的优势

蟋蟀换成人民币,几个小家伙才确定不是做梦,一个个捉蟋蟀的尽头更足,半天时间每人分了一百多块,比打知了壳还来钱快。

吃罢饭他们根本不顾刘军浩劝阻,三人已经提着罐头瓶,拿着网兜朝河堤边的黄豆地跑去。

这个季节黄豆快成熟,地块里边的蟋蟀特别多。晚上你要是从地头经过,绝对能听到蛐蛐声响不绝。

两口子生怕这些家伙捉蟋蟀时顾天不顾地,把人家的黄豆秧踩断,赶忙抱上孩子到河堤边转悠。其实张倩也有捉蟋蟀的心思,不过她这么大的人,哪好意思给几个孩子抢生意,所以想想只能作罢。

“建辉,这里,这里,你们还是在这里找吧,肯定有很多”刚走到废弃的窑厂附近,刘军浩突然停下脚步。这地方到处都是砖头碎瓦,上边零零散散长着不少齐膝高的杂草,按照他的经验,此处很适合蟋蟀藏身,而且一般都是好蟋蟀。

几个熊孩子半信半疑的靠近窑厂,就听到蟋蟀、油谷和一些不知名秋虫的鸣叫。张倩在那边随意踢动块长满青苔的碎石,里边立刻蹦出一只身体硕大的“油葫芦”。

这下何一凡等人忙乎起来,揭砖头、扒草丛,没一会功夫抓了二十多只。

“姑父,你站远点,别碍事呀。”小建辉看刘军浩脚下还有一片没找,就直接开口轰他走。

这家伙,刘军浩苦笑着摇摇头,抱着老大离得更远些。

正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一声宏亮的蟋蟀鸣叫,声音中还带着几分苍老,一听就知道这虫绝对不凡。

按照他的经验,一般多在石子地、沙滩地、或者坟墓里边的蟋蟀质地比较好。这经验是他当年花两只斑鸠贿赂临班一个学生得到的,人家的爷爷当年就是玩蟋蟀出身。据说这老爷子分辨蟋蟀的本领很高深,可以根据地形、位置判断出此地是否藏着上等蟋蟀,还能够聆听声音判断出蟋蟀的优劣。一般那种叫声分开,铿锵有力的都是好蟋蟀,而一声声连着叫的,十有八九是劣等蟋蟀。

“建辉,快来,这里有只好蟋蟀,如果捉到最少能卖十块钱。”听他叫嚷,小建辉赶忙跑过来,继而循着声音蹑手蹑脚朝青石板靠近。

那只蟋蟀果然灵性十足,好像知道有危险靠近,叫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