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中浮现方才荀爽板着脸的严肃模样,张煌表情古怪地瞧了一眼戏志才。
可能是注意到了张煌的怪异目光,戏志才戏谑笑道,“不信?足下且细听!”
张煌愣住了,侧耳倾听,却听到屋外传来了荀爽洪亮的暴怒声。
“奉孝——!给老夫将你花圃里那些肮脏的……玩意给我清除掉!……真是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中气十足吧?”戏志才笑嘻嘻地望了一眼张煌,继而玩味地瞥了一眼郭嘉。
只见郭嘉拿两根手指塞着耳朵,怏怏嘀咕两句,浑不在意。一直等到荀爽在外面咆哮不断,他这才不情不愿地走出了屋外。
张煌越看越糊涂,见此,荀彧微叹一口气解释道,“张兄不知,自元直离去后,家叔的精神始终有些不振,虽说依然教授众学子学问,但是远不如以往精神……直到方才再次见到元直。别看家叔适才骂得元直体无完肤,可实际上,他心中十分欢喜。……这也是彧胁迫元直定要其来书院一行的真正原因。”
“原来如此。”张煌这才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荀彧之所以逼着徐福来书院的原因,原来是希望他能与荀爽见上一面。
“家叔性子稍微有点乖僻,他若骂你,就代表他对你抱着期望。骂地越凶,期望越大。……可自元直那桩事后,家叔却很少再骂弟子了,张兄或许不知,但这并不是一个好征兆……这不今朝元直归来,家叔立马精神抖擞。”
[可不是谨慎抖擞么!能以口舌之利骂地徐福无言以对的老头子,我还是头一回见到。]
张煌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要知道自打认识徐福以来,他还是头一回见嘴尖牙利的徐福吃亏,而且还是被人骂到难以还嘴的程度。
“只不过家师一旦精神抖擞,恐怕书院里某些学子就要吃苦头了……”戏志才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旋即走上前来,拱手对张煌说道,“小张兄,方才不及互表,还望恕罪。在下戏忠、字志才。”
[戏志才……谁?]
“在下张煌。”张煌一边还礼,一边暗暗思忖。想了半天才想起此人在历史中曾是曹操的第一位智囊,只不过在青史中占的篇幅寥寥,因此张煌也不能断定此人是否是厉害的人物。不过他转念又一想:能与郭嘉、郭奉孝称兄道弟的人,又岂会是寻常人物?
“诸位初来我颍川书院,怕是不识路,不如由在下代为介绍一番。……文若,为防万一,你还是去找找元直吧,元直的脾气你也清楚。”戏志才对张煌以及荀彧分别说道。
荀彧拱手称谢,急急忙忙奔出屋外,寻找甩门而去的徐福去了。而戏志才则慢悠悠地领着张煌等人参观小舍的周边建筑。听了他的介绍张煌这才了解到,小舍这边除了荀彧、郭嘉、戏志才以及曾经的徐福外,还有不下数十名学子,皆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而其中,荀家子弟竟占了足足八成,从此不难看出荀家在教化方面的底蕴。
“不知小张兄是何方人士?”在领着张煌等人参观书院的途中,戏志才有意无意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