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的世家,已经开始和政府接洽,愿意放弃优待,提前同化。
然后报纸开始公告这个消息,甚至于百姓也开始要求提前结束一国两制,早日同化。
最后,冀州的世家妥协了,他们选择同化!于是维持了不到半年的一国两制,在世家的觉悟下,开始取消。而这段时间里,方云也完成了物资和资金的积累,可以针对冀州这些新地盘,开始分期整改治理。
而方云在读到这周的报纸的时候,也不由得感慨:若当年,香港和澳门是内地,内地是香港和澳门的话,那么只怕也不需要什么一国两制了,回归当年就直接一体化了。当然,方云指的是繁华程度和先进程度什么的……
第476章 吕布下南阳
要改革一个势力,应该从什么开始?
首先当然是从回收土地开始做起,只有把所有土地都收归国有,那么其他的改革才能够陆续开始。至于购买土地用的钱,方云已经准备妥当,甚至于为此把三十多条路的修筑权利给拍卖了出去。
如今整个领地的商人都在流行修路,从县城到郡治,甚至州府。各种大路小路在政府拍卖之后,迅速被大财阀,甚至财团拍下,为此支付了一笔不少的费用。
然后,他们还要按照政府规定的验收标准,还有工作时间规定等进行修路。整个费用,几乎都是他们自己支付,但为此他们可以得到这条路最短二十年,最长三十年的收费资格。
钱就这样有了,之后就是针对土地的购买,实际上冀州不少的土地早已被政府回收,而且由于方云的关系这些土地暂时没有对外开销售。收购的压力好歹是减少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承包再把这些土地发放出去,多少可以回收一部分的资金。
土地的问题解决,其他的问题才有可能开始实行,否则的话一旦世家反悔,那么以后想要回收土地,显然必须要经历鲜血的镇压才行。要么,就是支付更大的代价,那不划算。
随后,便是针对政府部门的改革,新的政府机构开始组建。城管和环卫工人开始投入到工作,这部分不少人都是临时招募过来,不过好歹已经完成了职业短期培训。
冀州的百姓很快就发现,他们周围的环境干净了不少。
实际上不少去过并州再回来的百姓,对于以前的环境只差也是颇有怨言,但是大汉从来就没有环卫工人这种说法,有个夜香郎已经算是非常对得起百姓了。再说这些机构也牵扯到其他的政府部门改革。
比如监督机制,如同警察和城管这类职业,若是完全没有监督部门的监督,还有社会监督力度的话,那么结果是怎么样的?反正,想想都觉得很不好了。
所以,报纸也开始在这里开设了分站。尤其随着《汉华周刊》热销,而且甚至于在开始承揽广告业务大赚特赚之后,不少的商人也看到了报纸的利润点和好处,于是他们也有合伙组织开设报纸。在晋阳,就有《并州商业报》、《大汉时事报》两种报刊,当然还有各种粗制滥造的小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