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页

聂敏慧更加诧异了,问道:“那为什么还一心想得到它呢?花钱买一个亏损的企业,很不值得,而且,如果你想扭亏为盈的话,我担心你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这期间,即便是亏损,你也必须不断的投入现金,维持企业的运转。”

张文浩笑道:“聂阿姨,买沃而沃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全中国这么多条汽车生产线,生产线的科技水平参差不齐,水平高的,利润也高,这种生产线我固然很想要,但没人会卖;水平低的,一抓一大把,就算有人愿意出售,也需要我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做硬件升级,周期太长,目前来看,就沃而沃最为合适,水平中等,又急于出手。”

聂敏慧苦笑一声,道:“看来,你想要的,只是沃而沃的生产线了。”

“没错。”张文浩点头说道:“它的品牌价值在我眼里连一分钱都不值,而且,收购沃而沃之后,我会彻底抛弃这个品牌,在它的硬件基础上,发展我自己的品牌。”

“竞争力从何而来呢?”聂敏慧不禁问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

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问题太严峻了!国内的汽车市场看似前景大好,其实说白了就是进口车的福地、国产车的漩涡,无论从技术实力,还是从品牌价值、或者是国人的消费习惯,进口车与合资车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国产车在十万以下的低端市场可以混口饱饭,在十万到十五万的市场苟延残喘,在十五万以上的市场,基本白瞎。

纵然是十万元以下的市场,也有太多太多的竞争者了!这个价位的汽车,不但竞争大,而且利润低,很难突围成功,聂敏慧怎么看,都觉得张文浩是在将自己推到悬崖边上。

张文浩却不以为意,他知道聂敏慧对自己没有信心,或者不该说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应该说,是对国产品牌尤其是新的国产品牌没有信心,这个市场,对国产新生儿来说,太残酷了。

张文浩忽然想到,聂敏慧的中宇集团,正在搞新材料的科研开发,材料学,自己目前还没有能力涉足,而自己一旦收购了沃而沃,材料会成为自己的一大关键所在,思前想后,张文浩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给聂敏慧希望,让聂敏慧看到希望,并且,打消她所有的疑虑,让她无条件相信自己。

想到这里,张文浩的表情忽然严肃起来,看着聂敏慧,正色道:“聂阿姨,我有三种新材料的科研成果,现今看来,如果等我自己发展,恐怕会非常之慢,不过我可以拿出技术,再拿出资金,与中宇合资共同开发与生产,我以资金的比重入股,不以技术入股,技术相当于我白白带过来的,不过我有几个条件,首先,新材料一旦生产出来,对谁销售,要经过我的同意,尤其是不得向任何与我有业务冲突的公司出售。”

“新材料的科研成果?!”聂敏慧怔怔的看着张文浩,大为不解的问道:“什么新材料?你怎么会有材料学的研究成果?”

张文浩微微一笑,道:“成果的来源,请您原谅,我必须保密,不过什么材料,我可以先透露给您。”

说着,张文浩从材料科学里选择了三种目前还没有的新型材料,道:“首先,是轻型耐高温铝制合金,这种铝制合金,比现如今利用到汽车发动机上的铝合金材料要轻百分之四十左右,不仅重量轻,抗腐蚀能力、耐高温能力都远超目前的材料,最适合应用在发动机上,这样,可以保证发动机的汽缸壁达到最薄,又可承受极大负荷,可以轻松胜任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甚至是氮气加速系统的高温与高负荷运转。”

聂敏慧听得心惊,张文浩是不是在开玩笑?现如今,西方国家的发动机材料已经非常高端了,国内不仅造不出来,最要命是这种发动机材料的成本极为高昂,国内没有高端车,这也导致了国内的汽车生产商、国内的材料生产商根本不愿意花大量金钱去开发这种新材料,而张文浩说的这种铝制合金,甚至比西方国家的水平还要高得多?

张文浩继续说道:“还有一种科研成果,是碳纤维,现在的碳纤维科技已经非常具备实用性了,航天科技、高端工业制造都在采用碳纤维,不过现在碳纤维的造价还很高,就拿汽车来说,百万以上的汽车,才会考虑采用碳纤维工艺,而碳纤维好处,您应该也是知道的,轻便、硬度高、强度大而且抗腐蚀性强,尤其是碳纤维制作的传动轴,可承载扭力是钢结构的好几倍,重量却只是钢结构的15%左右,我提供的科研成果,不会比现今的碳纤维强多少,但生产成本,可以降低到现今的十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