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飞机抵达试飞场之后,便立刻被安排到了中海的五星级酒店入住,东辰相关的工作人员给他们的回复是,暂时不会有飞行任务,所有机组人员在中海半休假,也就是,东辰管吃管住管一切开销,但所有人不得擅自离开中海市范围,以便东辰随时召唤。
就在机组人员正在中海的星级酒店内半休假的时候,东辰的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已经下线,并且开始进行地面测试。
所谓地面测试,就是将发动机固定在实验室内,对发动机的硬性数据进行全面的测试,这台发动机被东辰定义为dc1-1,也就是dc1系列的第一款,这款发动机的推力并不起眼,最高只有8000公斤推力,不过对于737与a320这两个系列的绝大多数机型而言,已经完全足够。
虽然小二的制造不会有任何人为纰漏,也就是说,小二造出的东西,设计数据基本不用进行测试,就算是测试,结果也是与设计数据无限接近,不过,民航领域一直是要求最为苛刻的行业,任何测试都不可有丝毫的松懈。
最大推力8000公斤的设计指标被完美证实,自身重量相较市场上同级别发动机,降低了26%,实验油耗也有375%的大幅下降,噪音降低了大约30个分贝数,这无论对机场周边的环境,还是客舱内的环境,都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dc1-1在实验室内进行了长达十六天的封闭测试,测试的结果简直是让所有人狂喜的,商飞那些顶尖工程师,在全球来看一直也就是个二流水平,但是现在,他们转头东辰旗下,竟然亲眼见识了一款世界最佳航空发动机的诞生,这个巨大转变,令所有人振奋不已。
按理说,至少要上千小时以上的地面测试之后,发动机才可以吊装到飞机上,进行进一步的地面测试,但张文浩明显不愿意再在实验室里等个五六十天,他命人召集到了两组机组人员,专人专车将这些人全部带到了东辰航空航天工程公司的发动机实验室内,亲自带着他们,看到了dc1-1的所有表现。
这些机组人员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东辰高薪聘请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东辰并不是想组建自己的小型机队,而是要测试这台令人目瞪口呆的超级引擎!
一个飞737飞了二十多年的机长脱口说道:“难以想象,真的是难以想象!我们的民族企业,竟然能够生产出如此优秀的引擎,我跟737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我敢说,这台引擎,才是最适合737的引擎!推力足够,噪音更小,重量更轻,单从推力层面的油耗节省上,就能够达到375%,如果再折算上两台引擎减轻的重量,我想,实际飞行油耗的节省能够达到40%左右,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很大程度的提升了737的最大燃油航程,以往737的保守最大燃油航程仅有4000公里左右,现在至少能够保证5500公里。”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东辰航工(下)
飞了多少年民航的飞行员,对民航的成本控制极为敏感,尤其是飞行时间达到十几二十年以上的老资格飞行员,对整个中国民航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时期,一直到现在的全部过程都有亲身的经历,机场越来越多、航线越来越多、航班越来越多、飞机越来越多,而航空公司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拿首都机场为例,如果空管下令某架飞机推出候机楼机位,那么飞机就将进入排队起飞环节,从这个时候开始,飞机的引擎就必须一直处于运转状态,但繁忙时期,有些航班甚至一个小时都无法起飞,每多耽误一分钟,航空公司就要多承担巨额的油耗成本。
降落也是一样,耽误二十分钟以上,油耗成本将以万元为单位增加,高昂的成本,使民航每公里的费用高出铁路与公路太多,而光是燃油附加税与机场建设费,就将大量民航的潜在用户拒之门外,受成本原因所困,民航竞争力一直无法得到质的提升。
但是,dc1-1的综合表现,足以让航空成本下降一大截,如果航空公司采用东辰的航空发动机,整个民航领域,都将迎来一次突飞猛进。
机组人员对这台新型发动机的表现极为兴奋,而经过长达48小时的不停机运作,引擎全过程也均未出现任何异常,也证明了这款引擎拥有可靠而且强大的持续飞行能力,如此一来,飞机的可利用率也就更高。
48个小时的持续不停机运行之后,张文浩将所有的机组人员召集起来,国际民航的行规是新引擎的下线测试,除了强度试验、吞咽实验、包容性试验之外,还必须要满足三千小时运行时间才可以批准装机测试,这个过程对张文浩来说太过繁琐,而小二对这台发动机所有的参数都了如指掌,可以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对所有参数进行过万小时的模拟实验,而且模拟实验的结果,无限接近实际试验,所以,张文浩准备按照自己的套路出牌,也就是,略过适航证的申请,直接装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