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页

故此,刘干事试探性的问道:“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东辰只跟波音搞战略合作,把空客晾在一边,你作为引擎提供商,与他们两者合作,市场空间岂不是更大吗?”

张文浩摇了摇头,淡然一笑,道:“如果只是造引擎,当然是跟两家同时合作为最佳选择,但问题就在于,东辰航工并不想仅仅局限于引擎制造,将来有一天,东辰航工必然会涉足飞机制造,现在先挤垮一家对手,对东辰航工将来的发展也就更加有力,一方面我和波音联手挤垮空客,一方面因为空客的倒塌、波音的战略合作,让飞机引擎三巨头也同时被摧垮,到那个时候,世界上仅有东辰一家飞机引擎提供商,波音也要受东辰的控制,就算波音重新给三巨头下订单,让他们活过来,他们的飞机性能,也要远逊色于东辰,到那个时候,东辰航工的飞机就可以把波音挤垮,况且,我还指望着空客一垮台、欧洲政府以及空客的股东无力承担,迫不及待将空客转手呢,如果空客有意转手,全世界除了东辰,没人能它买下来,引擎受制于我,就连波音都没这个胆量。”

刘干事哪里知道张文浩的这番计划,他从来没想到过东辰竟然已经开始酝酿自己的飞机制造业务,甚至是把主意都打到了空客头上,先和波音合作,把空客与其他的引擎制造商挤垮,紧接着再接手空客,转过头去把波音挤垮,这种发展模式,简直就是剧毒无比啊!不过,正是由于东辰强大的制造能力,这种剧毒无比的发展模式,也只有东辰能够使用。

试想一下,全球航空公司都是绝对倾向于东辰引擎,只要东辰具备足够生产力,三巨头必然要受到毁灭性打击,或许只有日韩航空公司才会选择他们的引擎,但是光靠日韩的需求,这三家企业根本难以盈利,届时,他们的消亡已经是不可逆转,到那时,如果东辰自己再涉足这个行业,现在的所谓战略合作伙伴波音民用航空集团,也会被他无情的抛弃……

这个时候,张文浩又道:“至于率先和美国航空公司合作的原因,这个就太简单了,他们的民航业是全球发展最强大的,潜在利润最大,另一方面,同时与波音和美国的航空公司合作,也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美国企业对东辰航工的戒备心理,将东辰航工视为亲密战友,只要空客一倒下,亲密战友就会转化为劲敌。”

刘干事心中松了口气,知道自己之前的担心已然是多余,便好奇问道:“既然你想涉足飞机生产,为什么不接手商飞的生产线呢?眼巴巴等着空客倒台再接收空客的生产线,是不是太麻烦了一点。”

张文浩用一副“你在开玩笑吗?”的表情看着刘干事,笑问道:“商飞那个生产线,年产能有多少?对全球市场来说,还不够塞牙缝的,更何况,我如果自己建设生产线,庞大的生产线设备就是一个大问题,建设周期也非常漫长,但如果我和波音联手绞杀空客,不但不给空客直接提供引擎,还拒绝为航空公司新购的空客飞机换装引擎,半年之内,我就能让空客除了与日韩合作之外,一架新飞机都卖不出去,空客作为欧航集团的子公司,全年营业额听起来倒是挺恐怖,高达三百亿欧元,但每年的净利润连三亿欧元都没有,投入巨资启动的a380项目到现在还没有盈利,你觉得他们能支撑多久?”

第三百七十五章 赶赴西雅图

飞机制造本来就不是一个赚钱的行业,开发成本极高、研发与生产周期极慢,今年投资十亿美金启动一个新机型的研发项目,或许三年之后,十亿美金花光了发现民航市场发生变动,立刻叫停或者改上其他项目,今年一亿美金订出去一架飞机,或许三年后才能产出来卖给别人,如果中间美元发生了贬值,那么这笔订单在交付之后就有可能赔钱,这个行业看起来好像非常高端,牛气轰轰的,但论赚钱能力,十个空客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谷歌,二十个空客加起来勉强跟facebook齐平,苹果一家公司的年盈利能力,能够抵得过至少三十个空客。

造飞机的,没有卖手机电脑的赚钱也就罢了,甚至还不如一个网站赚钱,可想而知这个行业到底有多么的苦逼,就连那些制造出世界一流战斗机、轰炸机的企业说起来牛到不行,但实际上也不是那么的光鲜,虽然是政府投资研发,但这是由于产品不可外销或者不可随意外销的缘故,所以研发成本才由政府来埋单,到了生产环节,企业基本上就要自负盈亏。

美国政府如果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百亿美金,让他们开发一款f40战斗机,洛克希德·马丁开发出来之后,假设一架f40售价是10亿美金,美国政府开口说:那好吧,我给你一千亿美金,先订购一百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肯定会摆手说:得了吧您,虽然是十亿美金一架没错,一千亿美金也就是一百架,但是制造一百架需要很长时间,万一中间美元贬值,那么这一千亿美金的订单不但一分钱赚不到,还得把自己的裤衩都赔进去。

一到这种情况,必须得到美国政府的浮动合约,也就是说,虽然定价是十亿美金一架没错,但交付时,必须根据当时的币值情况,结合合同签订时十亿美金的购买力进行重新评估,货币如果贬值,就提升购买单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盈利。

这种苦逼的买卖,就算张文浩垄断了全球所有的民航客机,也不如东辰电子随手卖些universal赚得多,但是张文浩依旧将它摆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上,不图赚钱,就为出口气,就算是赔钱,张文浩也必须要上马自己的飞机制造项目。

正是抱着这种心理,张文浩才处心积虑的在空客面前挖了一个大坑,在波音背后同样又挖了一个大坑,他可以预见的是,一旦空客垮台,欧洲人绝对没有实力继续维持空客负债与亏损运营,他们原本就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而他们的汽车产业已经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济形势又严峻了几分,要是空客倒了,而自己又在合适的时机出手,恐怕欧洲人就算是白菜价卖掉空客,也绝对不会把它烂在自己手上。

抱着这个念头,张文浩登上了自己的bbj2公务机,从中海起飞,直飞美国西雅图,也就是波音总部与大部分生产线的所在地。

这一次张文浩赴美的计划是对外公开的,美国媒体早就对此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因为就美国人而言,他们认为东辰是一家与美国关系非常好的企业,当初东辰汽车大杀四方的时候,东辰率先在美国使用了温柔的进军政策,没有冲击本土汽车制造企业,而是与本土企业合作,这一点让美国人对东辰的好感倍增,而紧接着,东辰航工又与波音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也让美国人对东辰的好感进一步增强,现在,东辰在美国民众心目中,可以说是声誉最好、也最有好感的海外企业了,而这一次,东辰又将率先对美国的航空公司开启东辰发动机的出口业务,这一点,更是让美国人大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