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时辰差不多了,廖劲达也催促着朱平安尽快上路。朱平安想了想,还是打算再劝一下廖劲达。大明的官吏见得多了,但像廖劲达这般满是朝气、毫无烟火气的官员,朱平安还是第一次得见,虽然假设若干年之后,这廖劲达也许会变得和其他的官员一样的市侩而自私,但至少现在的他是最为纯真和质朴的,这也是未来的大明最需要的人才!一想到他要跟随着这定州城同生共死,朱平安的心中实在是不忍。
廖劲达却拦住了朱平安,根本没有让他将话说出来。“此时此刻,能与阖城军民共赴守土之责,廖某已然是心满意足,大人不必再劝了!”
话音未落,一名军卒打马而来,虽在数丈之外,已经开始高声叫嚷:“大人,北门外十里处已见鞑子游骑,北门镇守游击请您速速前去指挥!”
一听到此言,廖劲达顿时笑了笑。朝阳已经缓缓跃出地平线,廖劲达的笑容变得愈发灿烂,“人各有志,廖某既然选择已定,就先和大人道声珍重了!”
看着廖劲达鉴定的面孔,朱平安只能无奈的带着数十名辅兵上马出城。
厚重的城门就在身后缓缓关闭,朱平安一带马缰,战马打了个转,又面向城门,看着微笑着的廖劲达在城门的缝隙中挥手向自己告别,朱平安只觉得胸口处的憋闷和怒火无处发泄。
朱平安骑着战马猛地一转身,冲着张二狗和成震以及五十余名辅兵大声高呼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有所为有所不为,今廖大人为掩护我等撤退,甘愿于定州府城共存亡,我等身为大明军人,岂能这样便拂袖而去。”
朱平安盯着数十名部下的面孔,一字一句的说道:“来的鞑子必是大军前锋斥候,谁有胆子,跟本官去收割几枚首级,献于城下,为廖大人此去青云而贺!”
第八十七章 夫复何求
众人轰然应诺,就连李如靖也是热血澎湃。年幼时便加入到张献忠流民大军的麾下,这些年也是南征北战,但与东虏鞑子交手却是头一遭。不知何故,李如靖总觉得此次出阵与以往不同,似乎这样的战斗更能激发出他的斗志,至于原因,李如靖自己也说不清楚。
定州府城其实便是定州县,在河北之地属于一般的小城池,从南门到本门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河北之地都是一马平川的旷野之地,城外的农田荒芜多时,杂草丛生,在这冬日里看去,遍地都是枯萎的黄色。北门外的集市早就荒废,剩下一片孤零零的茅草屋和土坯房。远处便是西汉中山王陵的双峰山,依稀可见山脚下的树林边,一字排开二十余名骑兵,对着定州城指指点点,不时发出嚣张的笑声。
朱平安一抬手,众人同时放缓了速度,朱平安便边回身对成震笑着说话,便摘下挂在马鞍上的铁制制式骑兵长枪。“成震,今日让本官看看你练兵的手段,如果不合格,那你还要在我高墙卫中多待上一段时间了!”
一句话将辅兵们说的哄笑起来,都知道成震是黄公辅的亲兵队正,在凤阳一呆便是一年,边学习操练之术,边带兵实践,这是将来黄公辅要在宝庆军中大用的人物。辅兵营在他的带领下,进步神速,唯一的缺点便是没经历过战阵,朱平安的一句戏言。却让辅兵们骤然间放松下来。
成震一挺脖子,“大人瞧好便是!”冲着辅兵一声招呼,“书生,瞎子,分为两队冲锋!一个不留!”
辅兵营的五十名骑兵立刻分为两队,在李如靖和瞎子的带领下,分做两翼,向着树林边的鞑子骑兵包抄过去。